返回

蒋介石日记揭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1925年 (十七)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军队革新重在扫清积弊,举凡旧日薰染之恶习陋规,必须尽量革除,务使军无空名,兵无空额,军饷预算、整理报告,井然有序,然后可以言改编,计整顿。(2)革命军之组织,不在多而在精,不在数而在质,不在罚而在散。苟能去恶留良,分别编制,勤以训练,厚以教养,严以军纪,指导之以主义及政治观念,则未有不可以成良军队者。(3)革命党人重在武装革命群众,变旧日军队为新式组织,施以严格的政治的军事的教育与训练,使成为有主义之军队,为人民痛苦而奋斗,为人民利益而努力。能如是,则武力与人民相结合,武装革命群众,即可得到初步之胜利。(4)革命军之功效,不仅在结聚革命群众而成军,并且能救军于俄顷之间,使复返于有训练之革命群众。苏俄五百万赤军,能于镇压反革命之后,解散至五六十万之众,无稍变故,亦无所骚扰,使国家顿减其负担,人民顿复其工作,此其功不在镇压及反革命下。我革命军人本以解放人民痛苦为职志,为解除人民之倒悬,虽牺牲生命犹所不惜,个人权位更何足计。若抗命盘据,以害人民,又与反革命军有何差异。反革命军在所必去,遣散更何足惜,何去何从,吾革命军人必知审择。(5)革命军之组织重在集权而持平。今兹改组,凡我军人均宜听命于军事委员会,不得稍持异议,亦不得各自为政,而军事委员会一本党之主义,决议一切,实施编练,夫然后授命有方,听命有道,革命前途方得于此新筑之基发扬扩大,永涤旧秽而无遗也。(三)统一财政。财政统一为革命政府讨平逆军后第一要政,实行与否,非仅政府威信所关,直当视为国民革命之生死问题。各军将领宜如何忠实奉行,立将占守之财政机关交还政府,乃训令颁布,瞬将匝月,而各方之把持者如故,甚或占领之地盘较前更广,以致抗令自肥者,收入益丰;恪遵训令者,竭蹶愈甚,或且有断炊之虞,岂仅非事理之平,实际亦断难为继,而要政因以停顿,民困无由稍苏。前此犹可诿过于杨、刘,今更何以自解于群众,必所谓危,未忍缄然。及此国民政府及军事委员会委员相继就职之时,亟应再申严令,限于7月15日以前,一律将各征收机关交出,并应明白诰诫。交还以后,不得稍有干涉行为,即推荐经征及民政人员,以为变相之把持者,亦应在严厉禁止之列。各军高级官长,应切实督饬各部队奉行,其仍有抗不遵令者,应即秉承政府,与以极严重之惩处,不得再稍姑息。各军将领皆忠于主义,政府果有极大之决心,采用果断之方法,决不难令出维行也。为此紧急提议,敬希立即公决施行。(四)整理军队。军事委员会成立,示国人以改组军队整理军政之决心,凡属革命军人,谅无不深表同情,愿受改编。唯军队改组,重在统筹全局,确定改编计划,师团若干,人数多寡,均宜应革命之需要如何定其标准。编制既定,即当首谋军队内容之审核,苟其内容复杂,分子不良,而组织又万分零星,归纳不易,则宁牺牲此不良及零星队伍,设法淘汰遣散,决不宜使新定编制因此受捐,革命大计蒙其影响,故必以最大之决心,在最短时期内完成此项整理之目的。

    兹谨略拟办法大纳,以备采择:(1)军事委员会决定整理方针,明订应收纳改编及应遣散之范围,通令各军遵办。(2)限期一月,令各军一律自行查明编制不合之队伍,呈报委员会,委员会亦应自定调查办法,冀得真相。(3)限期二月,令各军一律自将编制不合之军队遣散完竣,其有在各军权力范围以外者,或其兵力不足时,应由委员会的令其他各军共同办理遣散事宜。(4)附逆已久之部队,此时即受我编制,终必与帝国主义者勾结,以为我国民政府之后患,在整理方针内,允应特加决定,本除恶务尽之旨,一律遣散。不良既去,改组之目的可成,零星尽裁,编制之统一方易。必如此,军事委员会之效能,国民革命之前途,方能使国人信赖,且为统一训练、统一财政计,亦非此莫办。其遣散应有之筹备事宜及详细办法,悉候公决。(五)利用罢工工人建筑道路。此次香港工人为反抗英帝国主义者之屠戮同胞,一致罢工,弃职返省,其为国牺牲之精神,凡在国民,罔不致敬,纷起为其生计上之后援,我国民政府亦已决议征收全市房租半月以为之助矣。唯彼虏凶残至极,必不遽尔屈服,而我非有极大之决心,辅以缜密之规划,准备作持久之战斗,决难得最后之胜利。熟察形势,有亟须审慎考虑者:(1)此时由港返省之工人已及三万,尚有续至者,人数既众,给养唯艰,目前即暂无问题,为日稍久,恐难支持。(2)罢工工人现每日每人仅发生活费二毫,以广州市生计程度之高,其困苦可想。工人为爱国心所激发,自能茹苦忍受,然以平时日可得工资半圆或一圆以上,且其中除本身外,亦必尚有事畜之累者。长令作此巨大之牺牲,于心既有未安,于事亦多可虑。(3)工人多年富力强,平时皆生利之人,此时思成仰食,为社会全般生产计,亦至可惜。会唯有集国家与社会之资财,利用工人之精力于最有利益与最易举办之事业,给以相当之工资,然后上述诸端,皆可无虑,则建筑国道或省道为最善矣。应由国民政府特设工路处,收容全国罢业工人,以建筑道路,专任委员,规划其事。目前应筑之路甚多,举其最要者:(1)由韶关经连县、连山、富川、平乐,以达桂林。(2)由桂林经阳朔、平乐、昭平,以达梧州。(3)由曲江北经乐昌,以达坪石,东达始兴、南雄。(4)由广州经增城、龙门、河源、龙川、五华、兴宁、梅县,以达在埔。(5)由增城经博罗、平山、海丰,以达揭阳、潮州。皆宜早日兴筑。英帝国主义者方欲困我于封锁状态之下,我不可不亟谋各地运输之便利,以图自救。路成以后,人民皆知此路由何而建筑,尤足为反抗帝国主义不朽之纪念,胜于笔舌之宣传万万。且筑路余暇,若再酌加编制,施以军事及政治之训练,以植工人军之基础,于国民革命之前途,尤为有益。一举数善,实无容疑。或虑罢工工人操业不同,习惯各异,未必尽人愿为路工。然值此爱国热度正高,疏导必非无术,且前次海员筑路,今次工人亦自议修筑黄埔马路,均可见工人愿为国家尽此义务,果能妥筹办法,何难利用扩充。又虑此时财政困难,路工经费筹集非易。然路工人数,暂以三万人计,每人每日工资四毫,则每日工费共计只一万二千元,每月约计三十六万元。广州如能抽收房捐三个月,即可作三万工人四个月以上之维持费。果能维持四个月之久,则道路已可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