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
上午九时后,应梅县县党部筹备会欢迎,对各党员演讲。
下午一时,在校本部行营训诫炮兵队学生,勉以一方实地求学,一方努力革命。
昨会二日讲话各三次,精神毫无疲倦,发音亦加请越,可嘉也。
是日,中央执行委员会派代表莅梅,犒赏东征党军(每名给毫银两元)。
通令饬尽职守。
附蒋介石对炮兵队学生训话节录
先前炮兵学生入校未久,就派赴前方服务,对于教育及学业,不能按照计划实施,大家抱了热心来求学,并没有学到什么就赴前方,不但学业荒废,并且非常辛苦,这是本校长很抱歉的。但是大家要明白,现在是革命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求学问,一方面还要做革命事业,尽革命军人的责任。还有一层,讲堂上的功课虽然完备,总不如实际上得到的战斗经验。以后教育的方针,全要使得人人明白人生观和革命观的必要,现在你们炮兵学生已能得到实地试验的机会,如再能专心致志,精密研究,一定能取得很好的学问,成为专门人才,将来为党为国,领导群众去做一番非常事业。现在炮兵队的官长,实在是很难得的,对于职务上都能实实在在去做,只要有一点工夫,就来教育学生,这样的官长是不容易多得的,你们学生将来带兵或教人的时候,也要如此才好。……明天要出发了,今天特地召集大家讲几句话,希望大家要有自治能力,忍耐劳苦,服从官长,实行主义,明白党里的环境,努力奋斗,无论到什么地方,我总安心的,即使数年不见,仍是心心相印的。望大家要勉力才好。
同日,蒋介石在梅县东校场,对警卫军讲明班师回省原因及应守纪律。
【5月20日】
上午八时,手起校本部各处组织法稿,至午后四时告葳,乃叹曰:“此等事亦须手定之,无椽属可以代之,甚矣人才之难也。”
五时,由东门登城,至南门图书馆而下。梅城南临大江,堞堙坚厚,东向离二三公里做出突处,有山隆然记,可以注射城中,论战争形胜,据点盖在东北耳。
晚七时,宴党军警卫军官长,训勉继续总理遗志,收回广州根据地。
【5月21日】
电令党军第一旅何应钦部、粤军第一旅陈铭枢部、粤军第四师(第七旅扩充)许济部、警卫军吴铁城部(由欧阳驹指挥),同时由潮、梅回师。
午正,由梅县登舟,五时过松口,夜三时后,抵潮安憩息。
是日,布告长洲岛戒严。
调任教导第三团第三营营长胡树森,为本团第一营营长。
各军舰戒严,并调安南、普安二舰回广州。
5月21日,蒋介石率领黄埔党军第一旅由梅县出发,粤军第一旅和第四师从汕头出发,同时回师平叛。
【5月22日】
晨,巡察潮州分校。
上午九时,搭车回汕头。午正,赴粤军总司令闻逆部已派代表与许总司令接洽,不知其能援兵否?
下午,诣院慰问伤病兵。
工、辎两队学生及入伍生队第一营,开回埔校。
整饬校风令。
附整饬校风令
本校校风之堕坏,至今已达极点。慨自本军肃清潮梅叛逆以来,本校官、生、兵之精神,不特不因战胜而强备,反因战后而疲懈,革命军之名誉扫地殆尽。查近来托故告假,乘机逃循者日众,且有听惑无稽之谈,被人欺卖,误入迷途,自投陷阱而不之觉者,若不严行取缔,共同挽救,其将何以维军纪而行主义也。本校自开办迄今,忽已周年,中正视校事如私事,视全校同志如手足,而于学生期望之殷,抚爱之笃,更非笔墨所能形容。凡遇学生有患难、痛苦、疾病、死亡之时,其悲哀情状较之家人尤为深切,至诚之所感,实不自知其然也。盖学生为新国民之代表,亦为本党之基础,中国一线之希望,胥在于此,所以爱护学生者,不唯为情之私,而实为义之公也。乃自潮梅战后,恶习渐染,凡属反革命军队之所不忍为、不能为者,而本校之官长学生,竟甘冒不韪而行之,不唯平日师友之情感,渐灭无余,而革命之道德,亦一落千丈。呜呼,本校何不幸而有此现象也!反躬自省,其非中正一人教育不良之咎乎。本校为总理惨淡经营而成立,亦为总理唯一之遗产,即为党唯一之新生命。三民主义之消长,关于本校学生之明昧尤甚,凡我同志来校,必抱牺牲之决心,有彻底之觉悟,应与本党共存亡,即与主义同生死,不应以总理逝世而沮气、而变节,更不应畏避逃遁,示人以弱,破坏本校强固之团体,丧失本校不拔之精神。以后如有藉故请假、托辞告退者,无论何事,概不予批准。唯于战争结三个月之后,在相当期间,官长以百分之十人员,每年应给其轮流假归,以其籍贯之远近,给其二星期以上至二个月之假。至士兵期满一年以上者,亦以全员百分之十,由其同乡者互相证明,准其轮流假归;至假期长短,亦以其路程远近而规定也。自此令颁后,或复有逃亡匿避,罪在不赦,必期捕获逮案而后已;若夫造谣惑众,摇动军心者,其罪恶之大,甚于判逆之所为,不杀何待?凡我同志应皆爱校爱党,以爱同志,必不可忘亲爱精诚之校训,必视校事如家事,视同志如同胞,勿畏艰难,勿贪安逸,共维我本校前仆后继、乐死赴义、杀身成仁革命之风尚,应引此偷生逃遁叛逆行为为本校共同唯一之耻辱,而以万众一命、同仇敌忾为革命唯一之要素,如校有一人,枪有一弹,必与反革命为仇敌,拚生死。楚有三户,亡秦必楚,愿我校同志其各勉之。
【5月24日】
午后,见许总司令,议招抚逆军办法。
规定后方勤务办法。
订立行军期内军需办法。
5月23日午后,蒋介石见许总司令,问与逆军妥协程度,甚怀疑也。
薄暮游石,曰:“此地森林畅茂,空气清新,澄潭怪磊,眼界一奇。遥望汕头,尘市喧嚣,土壤硗确,不啻仙凡迥隔。”
停办潮州分校,仍设办事处,在校学生队即日开回黄埔,入伍生队第十连,调往虎门,归还第三营编制。5月24日再见许崇智,商议招抚陈炯明逆军办法。
制定的后方勤务办法,共13条:关于通讯、领物、发饷、船舶、使事、埋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