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
撰成战斗秘诀。印发各官长,令教授士兵检阅考课,即以此为标准。
禁军士掠藏敌人私物令。
午后,召集营长以上会议。
颁布军校军法处暂行条例,凡七则。
免除第一团连党代表文志文、彭干臣、副连长杜心树处分。据军法审查委员会呈复“和顺、五华之役,文志文等迭著战功、因退后收容,误为临阵潜逃,拟恳免赦其罪,赐予复职”等请,准之。
附蒋介石所撰《战斗秘诀》
凡临阵时,离敌数里列阵,须一息而定,列阵时勿使敌见尤妙。列阵完毕,火器在前排列而进,或寇来冲我,或其列阵待我,俟到五十步内(现在应到五百步至三百步之间),听官长命令,火器齐发,只有一次,兵士乘此大烟如云时,一齐拥进,须以飞走,密布刺刀,如蜂丛蚁附,一齐拥上,不可毫发迟疑,短兵救之(刺刀直冲),无有不胜。此非击杀之力,乃大烟之势,跃进之雄,夺其心目,径前交锋,敌自靡矣。兵法谓:“势险节短,始如处女,敌人开户,终如脱免,敌不及拒,”不其然乎!我们列阵既毕,如敌来冲我,我们总要排列不动,稳定如山,待其到八百步以内,认定目标,瞄准射击,百发百中,必可致胜。因为我们射击速度每分钟有十二发子弹可放,而敌军前进,每分钟最快只能走一百七十步,如其在八百步以内,我们射击尚有五分余钟时间,我们还有六十发子弹可放,如果此时瞄准稳定,在此五分钟以内,我一枝枪还可击死六十个敌人,何必怕他逼近冲来,仓皇失措呢?我们果能稳扎稳打,敌人未到三四百步以内,早已为我击死了,即使其逼近到二三百步以内,他最少还要两分钟方才可以到我前面,此时我们还有一排子弹可以射死五六个敌人。况且我们有刺刀,他没有刺刀,等他走近我的面前,我们稳定如山,用力刺去,而他奔上前来,气息奔喘,手忙脚乱心动目眩的敌人,岂有不被我刺死的道理呢?所以只要我们心定气稳,手稳脚稳,藏隐瞄准,大胆击敌,未有不胜也。你们千万不要忘掉我“一分钟有十二发子弹可放,而只有一百七十步路可走”的一句话,我拿十二发子弹去打一百七十步可走的敌人,哪有不打胜的道理。反转来说,就可知阵头上是逃跑不了的,如果你逃跑,每分钟只有一百七十步路可走,而敌人有十二发子弹可以打你,知你没有逃跑到一百七十步以外,早要被敌弹中着你的背脊。
【3月29日】
撰成挽总理联,曰:“主义扬中外,精灵炳日星。”横额曰:“高明配天,博厚配地。”又挽阵亡将士联,曰:“讨逆立功先我死,冲锋摧敌尽人惊。”横额拟“主义之花”、“革命结晶”、“死而荣”等句。
呈请任命周恩来为军法处处长。
蒋介石是撰联高手。工对、意对皆能,且文题相当,感情激烈,亦经得起推敲。多为即兴之作。
此时,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和苏联军事顾问嘉伦皆在东征的右路军。为加强法制,故“呈请任命周恩来为军法处处长”。
【3月30日】
上午,在兴宁县北门外刁屋坝,开追悼大元帅及阵亡将士大会。各军将士官佐以及县属政、学、农、工各团体,约五千人,九时整队赴会场。十―时,开会行礼,主祭。〔一、肃立;二、哀乐;三、校长读遗嘱;四、校长读誓词;五、政治部主任读祭文;六、静默三分钟;七、三鞠躬(持枪者举枪);八、奏哀乐;九、校长演讲;十、礼毕。〕
呈请任命何应钦兼教导第一二团指挥官。
下午三时,如潮汕,由西门外下船,船中披览理学,如获至宝。九时,船至水口,以月黑。不能行,即停泊于此。
临行时,通令各部官长整顿各事。
3月30日,在兴宁县北门外刁屋坝举行“追悼大元帅及阵亡将士大会”,各军官兵以及县属政、学、农、工各团体共约5千人列队参加。
附蒋介石在大会上恭读祭文
“维中华民国14年3月30日,弟子蒋中正致祭于总理孙先生之灵前日:呜呼!山陵其崩乎!梁木其坏乎!三千学子,全军将士,将何所依归而托命耶!二十载相从,一朝永诀,谁为为之,而竟使至此。英士(陈其美、笔者注,下同)既死,吾师(孙中山)期我以继英士之事业,执信(朱执信)踵亡,吾师并以执信之责任归诸中正,素怀澹泊,与俗鲜谐,不及早兴,辜负厚望,而今已矣,夫复何言?忆自侍从以来,患难多而安乐少,每于出入生死之间,悲歌慷慨,欷?凄怆,相对终日,以心传心之情景,谁复知之。黄埔一役,吾师以民国之文天祥自待,而以陆秀夫视中正。去年临别北上,以军校既成、继起有人、主义能行、虽死无憾之语语中正,而于昔年蒙难之地,留此明教以为纪念,岂两楹之奠早梦见于吾师耶,抑中正尝思之,数命果可信乎?胡使哲人不常存,国运果有待乎;胡使主义不早行,而卒致吾师非悯愤激,以病以死者何哉?要亦党徒之不力,人事之不藏,而令吾师悲悯成疾,以至于今日之不起,付之于数命,归之于国运何为乎?呜呼!抚今思昔,瞻前顾后,举凡可歌可泣、可悲可伤、心摧肠断之终身隐痛,其谁与诉,其谁与知?而今而后,岂复有生人之乐趣乎?朝闻道,夕死何憾,主义不行,责任未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今唯有教养学子,训练党军,继续生命,复兴中华,以慰在天之灵而已。呜呼!精神不灭,吾师千古;主义不亡,民国长春;神灵显赫,率英士与执信以助党军革命之成。北望燕云,涕零不止,魂兮归来,鉴此愚诚。呜呼!尚飨。”
公祭之后,蒋介石又在孙中山灵前宣读誓词:
“我陆军军官学校全体党员,敬遵总理遗嘱,继承总理之志,实行国民革命,至死不渝。谨誓。”
【3月31日】
上午四时,由水口开船,经畲坑而梅县,至鳄骨漂丙村,以旧地重临,不胜今昔之感,一路山水美丽,雨后暮烟如雨,非行军不能得此乐趣。夜七时,到松口,水漫村中,电报不通,即宿于船次。
“旧地重临,不胜今昔之感”:昨日追悼大元帅及阵亡将士大会,悲痛欲绝,今日,蒋介石又急赴汕头,汕头见许崇智,研究潮汕地在收复后的善后事宜。
一路上行军忙,所见美丽的山水,雨后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