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孙中山又给蒋介石发急电,急于请他回广州,因为改组国民党的工作要继续进行,军事方面更需要人。这次帮助孙中山把陈炯明赶出广州的各路军队,都是西南各省军阀的旧部,他们不过是利用孙中山的威望替自己扩充地盘,如桂系军阀沈鸿英部,这次打进广州后,就想把广州据为己有,开始反对孙中山回广州,并在伺机谋叛。孙中山的嫡系部队许崇智率领的粤军正在潮州、汕头一带与陈炯明的旧部作战。逃到惠州的陈炯明叛军,时时在伺机反扑。因此,孙中山在广州的处境是很不安全的。
蒋介石接到孙中山的两封急电后,并没有立即去广州,只是先后给廖仲恺,汪精卫、许崇智写去三封信,对广东的局势加以分析,提出军事作战方面的意见。
附孙中山电
转介石兄鉴;有要事电兄相助,万望速来任。示行期。文。有。
附廖仲恺函
介石兄鉴:手书诵悉。各种年鉴已属舍侄婿往觅购就,当于下月初由渠带沪。恺长居热海,计尚有三星期逗留也。去年托购各书,经于新历年底邮寄福州,书到而兄已行,一包折回公使馆,另有一包至今尚未见折回。据菊池书店云,“兄前寄30元已照所列书目购备,亦于年底付邮寄福州,至今未见退回。”查日本在中国内地邮局本年1月1日起,一律撤销,想各书寄到福州时,无人代收,而邮局撤销在即,未交各邮件移交中国邮局之际,未审用何手续,辗转之间易于遗失,且此后不负责任,则办理多疏,此固可不问而知者。只有照前单再购一次,但恐有现已售罄者,即再购亦无从得,为可憾也。恺归时拟偕兄赴粤一行,商赴欧事,台意如何。匆匆此上,敬请大安。仲恺手启。2月26日。
【3月5日】
复上总理书,请平定潮、梅。
又与杨庶堪、古应芬书,请暂弃省城,先以全力肃清潮惠。
附蒋介石复孙中山
各电敬悉。粤局支离,诸事不敢遥断,中正意沈军如一时无法处置,不如暂且放任,即以滇军与粤军供指挥部队,令其全部移往东江,进攻惠、梅。复以海军或江防舰队占领汕尾,即运一部分陆军,由汕尾上陆,以断逆军惠潮间之交通,便与许军夹击潮梅。倘滇军必欲驻省,不愿移驻东江,则在省粤军亦须令其单独进攻惠梅,使敌军首尾不能相应,以便许军之作战。先生总以驻省城为是,如有一部分可靠滇军担任卫戍,沈军不敢作怪,如以此为不妥,则当与攻惠梅部队同时前进。唯若此,则省城难保,恐攻惠部队后方动摇,殊非上策。总之,惠潮逆军未灭,沈军无法处置之时,不如放任沈军,先以全力扑灭陈逆,平定潮梅,则沈军不成问题,即暂弃省城,亦无不可。而海军占领汕尾,是制敌死命之要着,务请注意。中正当约季、展二兄同来,行期俟晤面后再告。
附蒋介石复杨庶堪、古应芬书
前接孙先生巧电,本拟即日来粤,因汝为兄复电未到,不知其中情形如何,且目疾亦未痊愈,故一时未克成行。昨又接孙先生有电及湘芹兄电,暨沧白兄和静江兄电,知事已紧急,虽目疾未觉十分痊愈,亦当前来,唯精卫、展堂二兄到沪,弟尚未晤面。弟意拟约二兄与之同来,乞转请孙先生,为电致二兄或电静江兄一催之,万一展堂兄不能来,弟准邀精卫兄同行。至粤局如何进行,弟因未亲临其境,殊难遥断。沈军如近在省城,粤省局面与二星期前无所变更,鄙意在省滇军与粤军联合先行扑灭之,最为上策。否则以省城交与一部分滇军卫戍司令守卫,其余大部分滇军与粤军先攻克惠州,预备放弃省城,俟惠州破后,与许军夹击潮汕,则潮汕余孽方可肃清。如能即日照行,沈、陈、蔡必不及联合,否则我攻惠州,沈军可攻我后方,非常危险。孙先生大本营行动,应当仍在省城,滇军能担任卫戍,沈军必不敢来犯,如以孙先生在省为不妥,亦可与攻惠州军队一同出发,指挥一切。若滇军均不愿攻惠州,可先使在省粤军尽行出发,粤军果能一致攻惠,以应援粤之许军,使陈逆潮惠各部首尾不能兼顾,则削平陈逆亦非难事。总之沈军在省,现如无法处置,不如暂且放任,沈军在省附近,与潮惠未下以前,不当顾念省城,徒滋纷扰,贻误进行之程序。依此计划,应速放弃省城,以全力肃清潮惠,则沈军自无问题。处置粤局,于此中求之,或有一二端绪之可寻。诸公以为如何?
附来电
【杨庶堪电】转介石先生鉴:帅座暨仲恺电谅达。此间待兄来始决之事,至众且巨,幸速首途,以慰企望。堪已于本日就职视事。庶堪。东。(3月1日)
【古应芬电】转介石兄:战端将启,孙先生非兄无与筹划,危难非吾人所能坐视,望即命驾来粤。芬。江(3月3日)
【张人杰函】介石老弟足下:旧腊底兄行之第二日,本拟面谒先生,继因体忽疲弱不能如愿。又次日,即归里,故吾弟来函,由果夫转告先生,先生以行期已定不能改,当即电告吾弟也。顷沧白来电,“介石非来不可,恳公催促,为祷千万,弟已电约之矣。”云云,彼等待弟甚急,望速就道,如能早日抵粤,于大局大有裨益也。即请毅安。小兄人杰顿。(2月26日)
【3月15日】
胡汉民、汪兆铭、邹鲁、林业明、林直勉、胡毅生来甬趣驾,导游观察延庆、七塔三寺,并偕探天童、育王诸胜。
3月15日,胡汉民等人,专程跑到宁波来劝蒋介石启驾去广州,蒋陪同这六位国民党大员游览了宁波的七塔三寺和天童山诸胜景,四天后一同去上海。
【3月21日】
电请总理整理财政,并归仲恺负责。〔稿佚〕
蒋介石在这期间所写的信,较过去有了明显变化,就是直截了当地在信中提出自己的要求,而不像以前那样只是发泄不满,博取同情,从而取得进展。3月21日,他就直接打电报给孙中山,提出现任管财政的人无能,要求并归廖仲恺一人全面负责财政。
附杨庶堪电
介石兄:?电已呈元首。奉谕“财政重要诚如兄论,现已筹有办法,并约仲恺速归,拟委以财厅之任。唯近所筹划,其责任有重大于财厅者,亦俟仲恺来归与之面商。至发表财厅,则非仲恺到后不可,青黄不接则百弊丛生,此事实之难免者。得仲恺电,已由日本出发,并言约兄同来,请万勿推延。”云云。西岩无能,先生已知之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