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为他所写的《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作序。孙中山于10月10日为该书作了序。序文对蒋介石上永丰舰的行为予以称赞,并批评自己“乏知人之鉴”,没能预先制止叛乱。
【10月8日】
与许崇智书,规筹定闽、粤策划。
附蒋介石致许崇智
闽局不定,则本军回粤为难,李在闽境,闽必不定,如李攻漳、厦,则赣敌必前进攻延,海军谅必在省响应。如是王不能支,臧亦难成,而本军处境更难。弟意如克泉州,则以兴、永、泉为根据,对赣主和,使其退兵,对海军仍主联络,王、臧二方,以其何人能与我诚意联合为断。如臧果能与我联合以逐李攻粤,则以重臧为是。因其地在漳、厦,为本军攻粤要道,如泉州果为我克,将来或可以泉换漳,唯乃须其担任一路,以为牵制。至其愿入粤与否,则另一问题。如臧无诚意,则不如联王,要求其分兵若干,助我回粤。盖臧、王二人中,如无一人出兵牵制一路,则本军兵力不足,且多顾虑。弟之所以重臧者,以臧兵多地要,若臧为我障碍,则本军回粤,其事更难,若彼无诚意,则我与王联。以臧视李,先除其障碍,以开回粤之路,事亦易易,唯总须王出兵,必使其知能舍乃能有全之理方可耳。我与陈逆两军比较,其兵力过我,后方接济与前方军实,皆优于我,唯其军心不固,纸币低折,内部离散,是其精神则不如我军之优。至于西江牵制,不能在计划之内,以军事全靠本身为主也。饷项须催子超速发公债票,而加之永兴特别收入,或不过难也。弟即日回闽,在沪观察情势,或较到闽后为正确,故特预告,以资参考。
【10月13日】
谕长子经国谈书法。
附蒋介石谕蒋经国书
经儿知之:我明日由甬上起程,要到福建去了,你在上海须要勤奋读书。你的字还没有什么进步,每日早起,须要学草字一百个,楷书五十个,既要学像,又要学快。闻你所读过的《孟子》,多已忘记了,为什么这样子不当心呢?《孟子》须熟理重读,《论语》亦要请王先生讲解一过,你再自习,总要以彻底明白书中的意义为止。你于中文如能懂得一部四书的意义,又能读熟一册左、孟、庄、骚菁华,则以后作文就能自在了。每篇总要读三百遍,那就不会忘记了。余如英文最为重要,必须将每日教过的生字,在自习时,默得烂熟,一星期之后,再将上星期所学的生字熟理一遍,总要使其一字不忘为止。算学亦要留心,切不可厌倦懒学,遇有疑难问题,务求彻底了解。须知目今学问,以中文、英文、算学三者为最要,你只要能够精通这三者,亦自易渐渐长进了。你上半年没有脱课,是最好的好处,我很喜欢,以后还要这样才好。如果从现在到毕业,不脱一课,则你的学问品行,自然而然会好了。学生最要紧的就是上课时候,不顾闲野,教员所说的话,句句听得明明白白,则功课自然容易精专,学业亦自然容易进步了。寄我奖状附还,望你检收。父示。
【10月18日】
总理电令入闽各军改编为“东路讨贼军”,任命许崇智为讨贼军总司令兼第三军军长,蒋中正为参谋长,黄大伟为第一军军长,李福林为第二军军长。
洪兆麟率李云复、尹骥等入漳,旋退潮汕。
这时由于被陈炯明打败而一时退往江西的许崇智等部队,于9月底和驻在延平的北洋军王永泉取得联络,进军福建。10月12日,攻克福州。孙中山乃将之改编为“东路讨贼军”,任命许崇智为总司令,蒋介石再度任为参谋长,准备讨伐陈炯明。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