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武帝平叛 (三)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处理结果大出人们意料,文帝全盘接受了淮南王的强词夺理,沒有治他的罪。

    淮南厉王椎杀辟阳侯一事迅速传遍京城,上至薄太后、太子,下至众大臣,一片哗然,都对这个曾经微不足道、孤独无依的小皇子刮目相看。

    从此,淮南厉王胆大无边,为人处事更加肆无忌惮。他在淮南国内不使用汉朝法令,出入要清道戒严,他下的命令像皇帝一样称作“制”,还学君王那样自订一套法令。(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称制,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在别人眼里,淮南王是靠皇帝哥哥遮风挡雨,而在刘长心中,自己从來就是刘氏皇族的另类,他怎能在仇家面前俯首称臣?

    汉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刘长派一个沒有任官的“男子但”(无爵者称“男子但”)等七十个人和棘蒲侯柴武的太子柴奇,计划用四十辆大车,在谷口县(今陕西礼泉县)造反,并且勾结闽越、匈奴,一起行动。

    但是,这次谋反很快被发觉,汉文帝立即调淮南厉王进京,以丞相为首的大臣们认为,应依法惩治淮南厉王。

    七十个人,四十辆车,淮南厉王就想谋反。读这段史料,实在让人疑窦丛生,这也叫谋反?但是,司马迁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班固《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记载了这一史实,因此,史料无误;淮南厉王刘长对此也供认不讳。

    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淮南厉王此举无异于儿戏。

    最终,淮南厉王被判押往蜀郡严道县(今四川荣经县)监视居住。在押往蜀郡的途中,沿途各县沒有揭下囚车上的封条,不许淮南厉王下车活动。淮南厉王不堪忍受这种长途囚禁,绝食而死。这一年,是汉文帝前元六年(前174)。

    淮南厉王死后两年(汉文帝前元八年,前172),汉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黄口小儿为侯,长子刘安封阜陵侯,次子刘勃封安阳侯,三子刘赐封阳周侯,四子刘良封东城侯。

    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一首民歌广为流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汉文帝听到这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时,唯恐天下人说他图谋土地,而谋杀其弟,又追溢刘长为淮南厉王。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