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继承太子:皇十子胜出 吉人天相
一场围绕景帝朝太子之位的宫闹角逐,波谲云诡。景帝长子、原太子刘荣,并无半点过失,却沦为斗争牺牲品,汉景帝为什么对他薄情寡恩?梁王刘武,景帝胞弟,争夺帝位,声势浩大,景帝见招拆招,却从不追究。是什么让他一忍再忍?胶东王刘彘,景帝十子,一开始并不占优,最终如何脱颖而出,成为景帝朝真正的太子呢?
【昏招一出败局定】
因为担心兄弟失和,引发内乱,窦太后终于放弃了立梁王的主张。整件事情汉景帝做得不显山、不露水:我是同意了,一点不含糊;大臣们不干,就沒办法了。当然,那个深藏不露的幕后总策划,正是汉景帝。
以孝悌闻名的汉景帝,为什么在“立储”一事上力违母命,要将梁王排除在外呢?
一是亲情。窦太后想立他的儿子,汉景帝何尝不想立自己的儿子呢?手足之情终究不敌父子之亲啊。
再是祖制。从汉高祖至汉文帝,汉朝的祖制无不是父子相传,从未有兄终弟及,沒听说哥哥死了弟弟可以顶上去的。
三是梁王骄横。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弗善也。梁王仰仗着母后的溺爱,大搞特殊化,自比天子做派,惹得汉景帝极为反感;朝廷对此的反应也是沸沸扬扬,以至于他最可靠的“保护伞”窦太后也坐不住了,痛斥梁国使者之无礼犯上。
韩安国(字长孺,西汉梁县成安人,御史大夫)及时出面,找到长公主哭哭啼啼。韩安国说,梁王为人之子孝顺,为人之臣忠诚,可他什么时候得到过太后的垂爱啊?当年吴楚七国叛乱,函谷关以东的诸侯国差不多都倒戈了,只有梁王和朝廷最亲。出征那天,梁王亲自跪送我们六位将军,最终力挫七国叛乱。如今,太后抓住这么点礼节上的问題,就问罪梁国使者,真令人心酸啊。
韩安国避重就轻、攻心为上,总算化解了这场信任危机。然而,不信不恭,欺瞒骄横,狐狸尾巴一旦露出,有了第一次,别人就料到了第二次,即使愿意原谅你,内心也难以信任。从此,景帝对梁王更是严加戒备。
第二次冲击太子之位宣告失败,梁王基本上就从储君候补名单上被剔除了。那么,梁王会善罢甘休吗?
梁王当然十分恼火,他派人四处打听,到底是哪个不要命的,竟敢坏我的好事?不几天接到密报:原來袁盎带领朝中的一帮大臣,跑到太后跟前,讲了些春秋时期的陈谷烂米,愣是把老人家给忽悠住了,最终放弃立梁王为储君!
梁王咬牙切齿,这些老不死的,你们不是要师法古人、讲究祖制吗?好,我这就让你们找先帝领赏去!于是,他遣刺客潜入京城,将袁盎和参加朝议的十几位大臣全部刺杀,一个不留。其状之惨,举国动容。
十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臣接连暴毙,令汉景帝大为震怒。他下令缉捕凶手,但是,一时间,凶手却怎么也抓不到。
他很快意识到,这个幕后的主使人,很可能是他的小弟刘武。于是,专案组到了梁国。一经查证,主要犯罪嫌疑人果然是梁王手下的人;而且,他们竟然堂而皇之地藏进梁王的王宫,逃避追捕。专案组当然不敢贸然闯入梁王王宫,缉拿疑犯。于是,汉景帝一天一个诏书,勒令严查凶手。
这次,又是韩安国打破僵局。韩安国像当年梁王跪送他们六位将军平叛那样,跪倒在梁王跟前,涕泪横流:大王您想一想,您和当今天子的关系,比起天子和那个被废掉太子的关系,哪个更近?梁王说:他们是父子,肯定亲过我们兄弟啊。正是。他们父子骨肉相连,就因为刘荣的母亲说错了一句话,刘荣顷刻间被废。为什么?因为朝廷办事,历來是不能够因私废公的。现在,您率性而为却罪不加身,那都是老太后一直在后面力保啊。一旦太后百年,您还能够依靠谁?
韩安国一番话说得梁孝王大惊失色,立刻同意交出凶手。接下來,疑犯自杀,梁王亲自上京,负荆请罪,汉景帝也未纠缠,赦梁王罪。梁王一场储君之争,此时才算划上了句号。后來,梁王在母后、皇兄身边随侍、忏悔,朝见之期很快就满了。他请求延期留住长安。景帝再沒有客气,果断拒绝他的要求。刘武返回封国,郁郁寡欢,沒过多久,中暑而死。
窦太后对幼子梁孝王的溺爱,來自女人的天性,但缺少理性和智慧,最终成为世间母爱“非爱”的典型案例。
梁王因谋刺大臣事发,狼狈退出储君竞争舞台。这样排除下來,曾经轰轰烈烈的太子位角逐,就只剩下王美人的儿子、皇十子刘彘----兵不血刃、不战而胜。
公元前150年,汉景帝立王美人为皇后,刘彘改名刘彻,立为太子。
【五女博弈十子胜】
刘彻四岁被封为胶东王,七岁就被立为太子,这么小的孩子,根本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那么,在景帝朝的储君之争中,他凭什么最终胜出呢?我们还是从前面讲的这五个角逐的女人身上寻找答案,一个一个地分析。
先看薄皇后。这个人,是汉景帝的祖母薄太后指婚、钦点的太子妃,后來一路当上皇后。现在看來,薄皇后是个很无奈的悲剧性人物;因为她不具备笼络汉景帝的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力。王美人嫁到金王孙家,生了一个孩子,又强行离婚,才來到太**。不过,她要脸蛋有脸蛋,要手腕有手腕,人也争气,一下子生了一龙三凤,还攀上了太后的贴心小棉袄、皇帝的长年婚介人----长公主,哪一样不比薄皇后这个正宫娘娘强十倍?薄皇后虽然是门当户对、正宗嫡传,可惜无子无宠,主观能力弱,客观条件也不好,互为因果。数來数去,她唯一可以说道的,只不过是有一个好祖母,点名她做了这个皇后。
但就是她的这个后台祖母----薄太后也成事不足。这个老太后能撑多长时间?汉景帝前二年(前155),薄太后就去世了。薄皇后的后台轰然倒地,她也迅即成为景帝的“花瓶”皇后,只看不用。
但是,别看这个人不起眼,在皇十子刘彻继位的问題上,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她的存在,阻止了栗姬在儿子被立为太子的同时,被立为皇后。立刘荣为太子是景帝前四年(前153),薄皇后被废是景帝前六年(前151),所以立皇长子刘荣为太子,沒有马上立栗姬为皇后,就是因为薄皇后沒有挪位子。虽然她早晚要被废,但只要她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