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帝国之未来战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战苏联一百零一节:苏军士兵的悲惨命运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罪”,因此在前线出现的几率相对少一些。军官们都把1812年俄国陆军的信条当做自己的座右铭:“当士兵私下抱怨时,军官不必在意。”大多数人都认为,在面对战争所带来的死亡时,人们需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同在战壕中的战友们,对谈论**员的不称职、腐化堕落和恃强欺弱行为并不避讳。因为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xìng,所以战士们对政治委员和特别部门的告密者根本不在乎。双方的战壕隔得非常近,不管是被敌人的子弹shè死,还是领到由NKVD发放的“9克铅球丸”,对于战士们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区别。而那些牢sāo满腹的新兵,更是被同伴检举揭发的对象。第178训练营的一名来自斯大林格勒的受训市民,只说了一句“冬天来了我们都会饱受饥寒的折磨”,就被立刻逮捕了,而检举他的“新兵K和I的政治觉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特别表扬。在压力很大的莫斯科前线运输部队和工程部队中,NKVD的多疑症达到了顶峰。就因为工程进度不理想导致他们被怀疑不尽心尽力,而这点是足以致命的罪过。某月,12名战士和5名军官(包括2名高级军官)被NKVD逮捕,罪名是存在“失败主义倾向的反苏行为”。报告强调,“其中一名少校来自德占区”,有大量证据可以证明他们有“背叛祖国,投降敌人”的计划。如此种种悬在苏军战士头顶的利剑令人生活的小心翼翼,生怕不经意间就烦了所谓的“叛国罪”,长此以往之后他们学会了漠视生命,不管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

    德国人很快就发现发现苏联军队在政治思想教育环节比较薄弱,于是企图利用这个弱点对苏军采取思想上腐化的策略,以此来劝说更多立场不坚定的战士逃跑,特别是那些家在德军占领区的战士们。这些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中沦为难民的人们,对自己家庭的状况完全是一无所知。

    苏军之中有很多乌克兰籍的战士,他们对于家乡的巨变一无所知。相对闭塞的消息来源制约了他们的眼界。现在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乌克兰宣布dú lì这件事而改变,因为苏军严密的手段把他们控制了起来,每天只是在限定的环境中生存着。即便如此他们也是经常受怀疑和审查的对象,很多人常常被莫名其妙的带走了,原因是他们的姓名中与乌克兰叛军的将军相像或者是他的家乡是乌克兰叛军的根据地!

    德国空军发现撒播传单不怎么奏效之后,干脆直接用高功率的扩音器直接喊话给对面的苏军士兵。每当这个时候,苏军政委们总是驱使着自己的士兵紧紧地捂住耳朵,并且眼露凶光的观察士兵们的表情。一旦发现有哪位“看起来不正常”。那么被他看上的人就要倒大霉了!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罪过都归到德国人喊话这件事上,引导战士们憎恨德军,知道战死为止!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