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七章 意义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看一眼,估算了一下工作量道:“那下官让战兵城外扎营休息,辅兵立营完才去帮着掩埋,只埋北门附近的,辅兵也需要休息。”

    陈新鼓励的点点头道,“那便按你想的做。”

    朱国斌答应一声,回头向参谋吩咐,陈新对朱国斌的安排比较满意,他手下人以前大多都是莽夫一个,没有任何军事指挥基础,尤其缺乏的是决断能力,所以他这次放手让朱国斌指挥,即便有时觉得稍有不妥,也只是记录下来,打算回文登后再和朱国斌探讨。

    朱国斌去了安排扎营和放手,陈新继续向前,抓来一名百姓问明道路,在卫队簇拥下来到陵县原来的县衙,这里同样被点了一把火,但后面的住所没被烧毁,他跨过垮塌的大门进入后进。

    陈新带着海狗子等人在宅院内走了一圈,各个屋子里面一片狼藉,家具柜子倒满一地,回廊下的地面上仍有发黑的血迹,花园中却多了几处坟包。

    亲卫从东厢一间屋子里面拖出一个仆人模样的人,带到陈新身后,陈新转头对他问道:“知县人呢?”

    那个百姓不知道这些兵是不是又是乱兵,已经吓得小便失禁,他牙关打颤,发出格格的声音。

    陈新不耐烦的叫道:“赵宣,安抚他一下,让他好好搭话。”

    这次的副总训导官赵宣应命出来,拉过那个百姓到一边,语气柔和的低声解说,表示自己这伙人不是乱兵,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让那百姓只管搭话,最后还在军需官那里临时拿了二两银子给那百姓。

    那人心神定下来,低声回答道:“知县大人全家都已经被杀了,几个逃了xìng命的家仆回来把他尸首运出城去了,大伙担心乱兵又回来,不愿在城里久待,剩下的尸体都匆匆埋在院子里了。”

    陈新听完没有说话,他们从吴县一路过来,凡有市镇的地方都被抢掠后焚烧,冬天失去住所,对很多人意味着死亡,孔有德的乱兵形成了一股新的流民cháo,他们的流向主要是德州府和济南。沿途的流言很多,有说陵县昌邑十室九空的,有说知县投降的,不一而足。

    所以陈新一到城外便赶来县衙,谁知知县真死了,李九成干得也挺绝,就凭他敢杀文官,便是没打算给自己留退路。

    陈新在院子里面走了一圈,知道也打听不到什么东西,打算回军营休整,朱国斌却急急忙忙的冲进来大喊道:“大人,有钦差到来宣旨,已经寻过来了,说话就到。”

    陈新愣了一下,这个钦差胆子还挺大,居然敢此时来前线,连忙吩咐左右摆好香案,还好这些东西县衙里面都有,也没有人会去抢,一群亲卫在各屋子七手八脚一通乱翻,很快摆好了香案。

    刚刚弄好,一名戴着乌纱的少年宦官就出现在门口,他一看众人站的位置,便径直过来对陈新问道:“这位便是陈将军了吧。”

    陈新打量这个宦官两眼,怕只有十五六岁,但人家毕竟是代表皇帝,客气的道:“正是下官,不知天使如何称呼?”他问完眼睛一扫宦官的随从,竟然发现张大会也在里面。

    那少年宦官爽朗一笑,“果真是雄壮,难怪将军连建奴都不怕。皇上老说陈将军懂得体谅圣心,懂得知恩,咱家的名字便和将军一般,叫作王承恩。”

    “王小公公如此年纪便懂这些道理,那是天生的忠骨,下官却是二十多才明白,要说起来,该是皇上身边的人跟着皇上呆久了,也沾了灵气了,否则哪能如此有见地。”陈新匆匆回忆了一下,应该是陪崇祯上吊的那个太监了,只是他没想到王承恩的年纪这么小(注:万历四十五年生)。

    王承恩见陈新会说话,笑眯眯道:“下官还是先宣旨吧,有时间和陈将军细说。”

    待王承恩站到香案前面南而立,陈新先行磕头拜五次,然后招呼所有人跪在地上磕头四次,抬头后跪着听旨。

    王承恩待他们磕头完毕,展开一幅丝织绫锦的圣旨,宽约半米,长有一米多,并用黄红蓝三sè间隔,这类多sè圣旨一般用于五品以上任命,更低级的才用单sè圣旨,在三种底sè上面还绣着朵朵白sè祥云,中间是工整的正楷所写的正文,左右侧是篆书所写“奉天敕命”几个大字。

    王承恩捧着圣旨高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建部跳梁,十载有余,近更猖獗,妄图攻东江镇及我藩属之国,赖文登营参将陈新于云从岛一鼓击灭,斩首七百并擒固山额真一人,乃东事起以来未有之大胜,今查陈新向任劳苦,披肝沥胆,屡获大功,朕心甚慰。擢升陈新为登州镇副将,署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授上护军勋级,散阶升授金吾将军,查得陈新正妻赵香贤良淑德,授三品诰命夫人,荫一子为锦衣卫千户,仍管文登营事,并发内帑金一万犒军,钦此。”(注1)

    陈新一听还行,这身弥岛的好处终于下来了,但没有多少实质xìng的东西,连人头赏都没提,发一万内帑只够塞牙缝。。

    陈新等人按着礼制大声道:“万岁万岁万万岁!”,带众人再磕头八次才站起来,王承恩笑着双手奉上圣旨,陈新小心翼翼的收好。对赵宣打个眼sè,赵宣立马凑到军需官旁边,军需官立即到一旁偷偷摸摸开始准备银子。

    王承恩不愿在陵县城内多呆,对陈新笑着道:“既然送达将军,咱家差事已了,这便告辞回京了。”

    陈新自然不能让他这样就走,连忙道:“小公公难得出京一次,平rì侍奉皇上一向辛苦,我等武人虽有侍奉皇上的心思,但哪比得公公这样的细致,末将想着,公公把皇上侍奉好了,便是我等臣子天大的福气,还请公公盘亘些rì子,顺道看些民情,也好让皇上得查民间情形。”

    王承恩自然也愿意出来走走,但他又有些犹豫的看看四周,一片狼藉的陵县真没什么好逗留的。

    陈新叫过张大会,又对王承恩道:“此行兵凶战危,沿途百姓流离失所,大多往德州去了,大会你陪着小公公往德州一行,慰问灾民,顺道看看山东地方风俗。”

    王承恩年纪虽小,在宫中呆的时间不短,一向又跟着曹化淳,官场道道都是懂的,德州离陵县只有数十里,在山东是很富裕的地方,城高墙厚又不在乱兵行动方向,应该是安全的,而且也有乐子可寻,当下便眯着眼答应了。

    他宫内地位尚可,但还未得皇帝器重,一般的大臣也只当他是曹化淳的跟班,他平常经常充当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