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补天裂 第一百三十七章 传金柝(一)第(3/4)页
世和折可求两支军马建立联络。
萧言已经不指望这两人能听自己号令,只是望他们能谨守河防,堵住宗翰所部向西的通路。不要轻易遭致挫折,让宗翰所部获得空前的回旋余地。
而自己则率领麾下主力出击,韩世忠神武常胜军自窟谷寨出,攻击女真西路军后路,封闭其退出河东的孔道。而岳飞率领龙卫军一部与神卫军主力自娄烦出。最后两军对进,寻求与宗翰的决战!
伤亡惨重的苦仗萧言准备自己打,对刘光世和折可求的要求就这么些。而且女真大敌面前,萧言也只能捏着鼻子对两人许下一大堆好处。
刘光世加节度,加国公。加食邑。立从汴梁转运五十万贯赏赐解发鄜延军中。折可求也加节度。加国公。加食邑。通过黄河解送足可再武装三千精锐的甲胄军械以供折家扩充实力,朝廷并转运三十万贯以济折家军中所用。
另外还有一位名义上的河东安抚副使斟质,愿意还朝,当拜为枢密副使,一应荣衔赏赐就不必说了。愿镇河东,当拜为河东安抚使,朝廷在钱粮两方面,将畀以重权。全力支持,当让他这个河东安抚使有名有实。
当宗泽将幕僚商议之后,拟出来的这般对刘光世折可求斟质辈安抚接好的条件呈上,当时萧言郁闷得一时间差点将桌子都掀了。不过到了如今地位,至少面上萧言城府已经有山川之险,默然画诺,就遣使而出。
就是指望这些人不要闹出乱子,不要再扯后腿,让自己能踏实与女真鞑子恶战。这么一点愿望,当使者陆续间道回返。却还是让萧言失望!
刘光世到底是世家子弟,虽然荒唐了些。风度还算不错。遣人款待了使者一餐饭,收下文书便打发使者回转,居然还亟发了几贯赏钱。至于答复,是半点也无。
折可求对使者则是闭门不纳,声言萧言再遣使者到来,他就不客气了。折家立于宋朝百数十年,为国征战死伤子弟不知凡几。还需要这么一个骤然窜起的南来子来教折家军如何打仗?
而斟质则尽显名臣刚严气度,直斥萧言为祸乱国事的权奸。他领鄜延军和折家军,当向东摧锋直进,先破女真,再为国锄奸,直抵太原府迎回二圣!
而使者沿途之中,也看到鄜延军还在源源不绝的渡河东来,各部都在秣兵厉马,随时有东进压迫女真之态!
这般消息回转,萧言就再无什么多话说。除了更多的派出传骑,监视宗翰所部动向之外,就是加紧准备,争取能早日驱动大军出击。
并且更亲身往镇娄烦前线,指望诸将在自己的坐镇之下,出击之日,能早一时便是一时!
可应急之时,遣轻骑而出依城打一场阻截战是一回事。而驱动数万大军,两路而出,且要沿着两条并不宽阔的山间道路,攻击女真人必然会坚固设防的防线,又是另外一回事!
各种攻具的转运打造,神卫军作为主力,却还有些杂乱和操练不足,需要更进一步的整练。且现在河东三支主力军,神武常胜军从云内一直打到河东,龙卫军从代州大营一路赶来,神卫军更是仓促编练成军就千里往援,都需要稍稍喘口气,才能做一场硬碰硬的攻坚战。
这些都需要时间,而萧言并不知道,现在河东战局,会不会给自己这个时间!
今日如常一般巡营已毕,萧言就在亲卫簇拥之下,并不返回自己的中军大帐,策马而至娄烦县城之南的一处土山之上,久久看着正在次第集结,准备孤军而战的自己麾下人马。
这个大宋,只有自己才将女真当成生死大敌么?所有人都不明白,自己跨越千年而来,所做的一切,纵然看起来是自己予智予雄,最后卷动风云扶摇而上,其实都是为了准备能好好打这一场大战么?
身在局中,才知道这历史的沉重惯性到底有多强大!
这座土山上,已经堆土叠石,赶造了一座极是粗陋的小庙。这座小庙此刻不要说正殿配殿之类的建筑了,就是一间土屋而已。
这土屋只有大半人高,内里也极浅,只设一张供桌,桌上供着两块牌位。
“故将军关西李忠神位”
“故将军河东李义忠神位”
土屋低矮门楣之上,正悬着一块小小的匾额,上书三个字。
双忠庙。
土屋之外,设着一个不大的香炉,炉内已经有半炉香灰。按照土屋的土色新鲜程度,这简陋的小庙香火还颇为旺盛。
这座小庙,就是娄烦城中百姓,在一场大战之后,搬土运石,一夜而成。就为供奉在此成神的李忠和李义忠两位军将,希望此两人英魂,永镇娄烦,卫护这一方土。
萧言在夕阳中扫视麾下军马良久,这才转身,并不下山。而是从这土屋旁边一处茅棚中叫出庙祝。从他手中接过线香。点燃之后。默然行礼进香。
这庙祝挽着道髻,一身旧衣,形容丑陋。正是在混战之中杀了银术可的那个丑脸军士。一战之后,见双忠庙建成,不顾自己立下大功,就坚持要脱出军籍,在此为一庙祝,守灵终身。
不要说大战在即一名军士能不能轻易离军。这丑脸小鞑子更是立下如许大功,正是当升官受赏的时候,为他前程计,一应得知这个要求的上官,也不愿意放他离开。少不得苦口婆心规劝于他,希望他能打消这个念头。
但是这丑脸小鞑子却抵死也不松口,只说若是上官不许,他就求到岳帅面前,岳帅不成,他就求到燕王面前。若是此举是干犯了军法。那么自家就甘心领了军法,只求能收敛尸首。葬在双忠庙前。
谁也没想到这丑脸小鞑子竟然是如此重义之辈,李义忠对他滴水之恩,他就要以余生守灵想报。手杀银术可的功绩,足以让他超迁数转,得数百贯的赏赐,将来若是运道好些,少不得显宦以终,荫蔽子孙。但是这些,都为这丑脸小鞑子弃若敝履!
到得最后,这事情呈到萧言面前。萧言慨然半晌,最终许之。这丑脸小鞑子从此就脱下赤袍,挽起道髻,在双忠庙侧搭起一个茅棚容身。每日娄烦百姓送些吃食过来,他就靠此过活。闲暇里就是将这双忠庙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就在山上端坐,望着曾经的战场发呆。
萧言进香,小鞑子就在旁侍立。等到萧言行礼已毕,小鞑子就在旁生硬的稽首还礼。
萧言似乎还不想离开,望着他突然问道:“你这辈子就是这般了么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