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朕知道你一心想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等到朕恢复了身份……”
唐庄没所谓地笑了笑,口气难得轻松,“也对,我倒是要预祝你跟摄政王……相携白首。”
我呆了呆,鲜少瞧见过唐庄的笑,这不经意的闪逝教人觉得有点像恍惚,不真实。
*
我一个人在架子上翻找着画相,记忆中明明是放在这个位置的,却只除了一些典籍外并没有看到半支画轴的痕迹,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调换到别处去。
于是我又再找了好一会儿,依旧没能找到,透过架隙看着倚立在旋梯口的唐庄,张了张口,想唤他来一并找找。想想还是作罢,阁楼上只会放些较重要的典籍书册,兴许被搬到另一头去了。
最后,画相是让我找到了,顺带着还让我看到了一册手扎与一道未完的圣旨。
手扎与圣旨的字迹皆是出自父皇的手笔,加之放置时久,展开看的时候字迹已有些模糊,像是从未搬到阁外去晾晒过似的,还可嗅到一股子发霉的味道。出于好奇,我将半份圣旨与一册手扎通数展开来看。
圣旨是在父皇薨世之前拟的,大意是将来无花国若无即位的子嗣,就册立什么王的后人为帝。至于那模糊倒的字迹愣我反反覆覆看了好几遍也没能看出是何,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勤王便就汝阳王,但我觉得勤王的可能性大些。
偏偏,手扎上所记载的事件却与圣旨所述背道而驰……
当年父皇能够顺利的成为储君多亏有汝阳王相助,而勤王作为父皇的同宗兄弟,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比父皇适合当储君。加之开国之初,太祖皇帝曾下诏言明,他这一脉的后世子孙若不是治世之才,必然迎立勤王一脉的贤才为帝。
父皇对此积怨颇深,认为自己出身谪贵,根本就没有人可以跟他争夺储位,于是便就处处与勤王相对。
虽然最后还是由父皇当上了无花国的皇帝,但勤王对父皇无声的威胁却是与日俱增。父皇也常因此而担惊受怕,寝食难安,直到勤王病逝,父皇才将心中这块大石放下。
手扎中虽然很隐晦的提到了一次小规模的暴动,但那呼之欲出的名字却教我联想到了勤王身上。也许勤王并不是病逝的?也许其中还是隐情?若是将这些事情通数串联起来,皇叔与汝阳王之间也许早有算计,他甚至知道当年整件事情的内幕,勤王若真是因为争夺皇位而死,那皇叔的种种行径……
手一抖,圣旨与手扎统统掉在了地上,霎时就激起了地上的尘埃阵阵。
唐庄听到声音走了过来,问我找着没有,若是没有他教些宫人上来帮我一起找。
我摇了摇头,弯身拾起了掉在地上的手扎与圣旨,“已经找到了,我们下去罢。”
唐庄有些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怔了怔,“你,没事罢!”
“哦。”晃了晃神,拿上丹青,“没事。”我有些心不在焉的应着,心下突突不定。
作者有话要说:我是亲妈我是亲妈))))))(无限循环中)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