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皇帝分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九五章 军火倾销、耽罗岛半殖民地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首先要有经济效益。

    天津的池塘不够深,容不下肖图白这个庞然大物。况且,为了不刺激大明朝廷这个传统体制,肖图白也不能过快的在国内扩张特区的管辖范围。而拥有了海外的殖民地,无疑能够弥补天津特区的资源、土地等等方面的局限性。

    肖图白并不准备在殖民性质的岛屿上,投资什么先进的工业技术。仅仅准备充分开发当地的渔业、农业、畜牧业等等传统的产业,适当的开发港口。将耽罗岛这个海外租借的殖民地,发展成为经济特区贸易、军事力量的延伸,提升经济特区政府掌控下的海军力量。

    事实上,肖图白也一直想要做大做强海军,之前派到朝鲜的所谓的天津水师,本质上绝大多数都是郑家的武装走私商船,用以充当门面。

    实质上,整个天津水师的军力,只有5艘400料级的战舰。并且,拥有的海上长途航行的船长、大副、水手等等技术人员,非常的稀少。别看天津发展渔业捕捞,培养了近万名的渔夫,但是这些渔夫也只能在近海从事捕捞。远洋航行的水手,在整个大明,也属于稀缺的资源,更别提合格的海军人才。

    肖图白回顾欧洲列国的海军成长轨迹——招安海盗,将招安的海盗变成了海军之后,再派海军清剿海上的其他不臣服的海盗。通过了清剿地中海地、大西洋等等地区的海盗,使得欧洲列国逐渐建立了海权和海军。

    明末由于在南方各省海盗横行,官府缺乏足够的海上军力镇压。最终,也与同时代的欧洲人一般,招安了最大股的海盗——郑芝龙担任官军。

    而郑芝龙成为了大明的“海上长城”之后,为了垄断海上贸易,更是非常积极的充当明廷的打手,基本上将亚洲各地,主要的海盗势力清剿一空。

    肖图白虽然拉拢郑家,但是并不能完全相信郑家。所以,自己建立一支庞大的海军,也是他计划中重要一环。

    对于筹建海军,肖图白已经斥资百万两,在龙江船厂订购1000料以上大船。按照造舰的计划,到今年夏天之前,这些舰艇逐步能够到天津服役。

    但是,造船容易、培养海军却是非常的艰难。

    通过招揽海盗吗?

    海盗的匪性,令肖图白并不能完全信任。

    所以,肖图白准备利用天津、皮岛、耽罗岛、朝鲜、日本这个航线,进行巡航贸易,逐渐锻炼海军的能力。

    此时的海上贸易,不免会遇到不长眼的海盗,或者是亦盗亦商的货色。通过海上的中转贸易,一方面能够赚取经济利益,另外一方面则是能够清剿海盗、锻炼海军,巩固大明在渤海、黄海、东海等等地区的海权。(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