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很喜欢听义父赞美。每次义父赞美她时,她都特别高兴呢。”孙绍一脸不解上前追问道。
“哈哈,绍儿,你姑姑是脸皮薄,多夸几次,她就习惯了。”诸葛亮不由开怀一笑,侧身避过了孙尚香踢来的一脚。
“绍儿,咱们不理她。走去见你娘。”孙尚香怒瞪了诸葛亮一眼。拉着孙绍朝后院走去。
当天晚上,诸葛亮一家围成一桌子,其乐融融坐在一起吃了阔别重逢的团圆饭。
诸葛亮虽然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但一家人吃饭的时候,他还是喜欢大家坐在一起吃,这样的气氛也才热闹一些。也能让他感受到亲人的乐趣。
当然诸葛亮家的大圆桌和凳子,是他安排工匠单独做的。当然在外宴请文武官员,诸葛亮还是遵照这个时代的习俗。单人单案,各自席地就坐而食。
不过诸葛亮在家中用餐,坐凳子一家人围坐一起吃这新奇动作,虽然他没有要求推广,但如今却在荆州系的官员豪族家中,已经逐渐流行起来,有不少的官员,在家中都是选择坐在凳子上,一家人围一桌用餐。
甚至有人称这圆桌和圆凳为诸葛凳和诸葛桌,与诸葛亮发明的诸葛行军茶般,已经悄悄的声名远播了起来。
吃过晚饭,一家坐在内堂聊了一会天,用过茶点,黄月英起身打了哈欠,道:“好累,妾身先行去休息了。”
“是啊,肚子里这小东西又在折腾,妾身也告退了。”甄宓和黄月英这么一说,邹欣儿也拉起诸葛宜和诸葛陵道:“宜儿,陵儿二娘给你们洗澡去。”
“嗯,妾身也告退了,绍儿今天的功课,也该温习了,不要以为义父回来,有人疼你,就把功课忘了。”大乔紧接着也站了起来,拉着孙绍就往走,临了还跟小乔施了个眼色。
小乔这次本来是不想来益州的,但架不住大乔和黄月英她们的相劝,这才跟着一道来了,这会她见众女纷纷回避,再看了眼有些后知后觉的孙尚香,不由抿嘴轻笑一声,跟着大乔走了出去。
“嫂子她们怎么都走啦,那我也回了。”眼见众女都走了,孙尚香随即站了起来,打了声招呼就要往外走。
“小妹,难道各位姐姐的意思你还不明白么,今晚你就留下吧。”诸葛亮焉能不明白众女的心思,这会眼看孙尚香要走,忙上前拉住了她的手臂。
孙尚香回眸时看到诸葛亮狡黠的眼神,心下一乱,慌张的挣扎了一下,却没能挣脱开诸葛亮的手掌,反被诸葛亮拉进了怀抱。
“夫君,人家那个来啦,不能侍奉你的。”孙尚香一脸委屈的摇了摇头。
“嗯,那你早点回去休息,多喝点甜汤。”诸葛亮一愣神,倒也没有在意,今天这事,本来就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意思,现在听到孙尚香这么说,他反倒释然了。
“那妾身告退。”孙尚香转身之时,嘴角不由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显然刚才她说谎了,不过她到不是不愿意,而是觉得诸葛亮和黄月英她们分别这么久,肯定有更多的话要说,自己怎么能肚子霸占,而且她的心中,也还有犹豫,要不要就这么把身子许给诸葛亮。
望着刚才还热闹的内堂,转眼就剩下自己一人,诸葛亮不由苦笑一声,回到书房处理了一些公文,洗了澡,诸葛亮来到黄月英房间时,发现她已经熟睡。
黄月英的贴身侍女绿珠,被惊醒时发现诸葛亮进来,刚要出声,诸葛亮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出声,回外屋睡去。
坐在床榻之前,望着黄月英因为怀孕的缘故。显得有些肥胖的脸庞,他不但没有觉得有丝毫影响美观,反而觉得此刻她,才是自己心目中最美的女人。
看着散落在黄月英脸颊上的发丝。诸葛亮伸手轻轻给她捋了起来,感受到诸葛亮手掌温度的黄月英,侧身发出了一声轻微呢呐声,下一刻她那长长的睫毛不由动了一下。
“夫君,你怎么来了。”虽然没有睁开双眼。但黄月英却伸出玉手,把诸葛亮的手掌抓在了手中,柔声的问道。
“想你了,就来啦。”诸葛亮柔情的回了一句,却引得黄月英睁开的双目中,瞬间流出了一串晶莹的泪光。
“傻瓜,怎么还哭了。”黄月英心中也正是体会到诸葛亮对自己那份柔情,才会感动的动情落泪。
诸葛亮伸手给她擦拭着泪光。接着把她扶了起来。让黄月英依偎在自己的怀中,靠在诸葛亮怀中的黄月英,这一刻的心胸之中,不由塞满了暖暖的幸福感。
“夫君,你真好。”黄月英仰着头,在诸葛亮脸颊上亲了一口。就没有再开口,二人紧紧相依。这一个晚上,对于二人来说。虽然没有肉体上的激情,但夫妻之间精神心灵感应,却让彼此更加的享受和满足。
接下来的日子,诸葛亮让庞统为迎圣使者,亲自前往青城山,把正一观的天师张重,隆重的请到了成都,沿途百姓,得知天师出山,纷纷夹道欢迎,无不为诸葛亮仁义之举,感到欢欣鼓舞。
为了迎接张重,诸葛亮特意把城南已经荒废的一座道观,派人重新修缮一新,让张重作为栖身之地。
天师张重抵达成都之日,诸葛亮与张重兵骑而行,望着沿途街道上,百姓人人争相膜拜的情景,诸葛亮淡淡一笑,道:“天师看来甚的民心啊,天师教大道光扬,指日可待也。”
面对诸葛亮的赞誉,张天师却是不敢大意,忙恭敬的回道:“贫道今日荣光,不过是借着楚侯威风而已,与那狐狸身后的猛虎,并没有什么区别。”
“哈哈,天师果然道法精湛。”诸葛亮不由开怀一笑,张重此人果然识趣,倒也是个深谙世俗人情之人,这样的人知进退,诸葛亮自是乐意与之打交道,毕竟现在诸葛亮需要道教的思想,来稳定和聚拢民心,所以自是需要把天师教这个招牌立起来。
来到城南修缮一新的道观前,诸葛亮亲自提笔,赐名此观为太平观,赐封天师张重为清微显教弘德真君。
然而让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张重天师随后就把天师教改名为太平教,并且广收俗家教徒,宣扬劝人向善,遵守法纪,忠君爱国,勤劳致富等等教义。
太平教在诸葛亮的扶持下,很快就重新在益州兴起,而对于诸葛亮来说,重新发展起来的太平教,已经成为他手中的棋子,就算想兴风作浪也不可能,而掌握了太平教这个宗教势力,诸葛亮就等于在民间多了一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