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第三天的一天之内,营陵和平寿两城就先后传来了两个坏消息。第一个坏消息是营陵破了,一度挡住徐州大军北上脚步让孔让梨燃起一线希望的营陵城,在正式发起攻城的徐州主力面前,只坚持了大半个白天就被兵锋锐利的徐州军队攻破,守将赵佐被徐州陷阵营剁成了肉泥,营陵令郑原投降。
这还没完,更让孔让梨绝望和愤怒的是。他一手提拔培养的平寿令、北海名士邴原邴根矩,竟然在徐州军队还没有抵达平寿的情况下,就已经伙同同乡守将刘政易帜起义,抢先投入了陶副主任温暖而又宽广的怀抱。这还不算。叛变之后,邴原竟然还有脸致书孔让梨,宣称自己是为了平寿城中的万千百姓着想,这才选择了投降有君子之风的陶副主任,还更加无耻的劝说孔让梨也效仿自己,早些打开剧县城门,率领城中军民百姓向正人君子陶副主任投降。
愁眉苦脸的看着孔让梨暴跳如雷的把邴根矩的书信扯得粉碎,北海大堂上那些孔让梨三顾茅庐好不容易请来的清流名士一反常态,不再高谈阔论、针砭时弊或者调风弄月、诵诗作赋,全都是表情如丧考妣的默不作声,心里只是盘算剧县城破之后,徐州军队是否能够接受自己的投降?自己投降陶副主任之后,又能否在陶副主任那里混到一个荣华富贵,华衣骏马?
恰在此时,孔让梨府上的管事蹑手蹑脚地的走进了大堂,将一道谒贴递到了孔让梨的面前,小心翼翼的低声说道:“老爷,公佑先生来了,这是他的求见谒贴。”
“公佑先生?那位公佑先生?”气恼中的孔让梨楞了一下,一时没有想起来人印象。
“孙乾孙公佑先生,以前常来府里与老爷闻香饮酒那位。”管事低声提醒道。
“想起来了!”孔让梨恍然大悟的一拍额头,又惊喜道:“孙公佑不是去辅佐刘玄德了吗?怎么又想起来探望我这北海故人了?快请,快请,哦不,故人远来,我当亲自去迎接孙公佑!诸公,素有君子德行的孙乾孙公佑来了,诸公快随融出门迎接。”
孔让梨好不容易收罗来的一干名士纷纷答应,赶紧强打精神起身,随着孔让梨来到门外迎接在北海本地还是很有名气的孙乾孙公佑先生,到得门外一看果然,投奔刘皇叔前最喜欢来到这里与孔让梨高谈阔论的孙乾先生果然就在门外,还正背着手微笑看着阔别已久的孔让梨府邸情况。孔让梨大喜过望,赶紧率领一干北海名士上前行礼,与孙乾互叙别来别情,一再表示慰问关怀之意。
清流名士之间的繁文缛节与清谈风议到底有多麻烦,这里也就不浪费字数一一介绍了,总之孔让梨与孙乾先生在门外足足折腾了小半个时辰,这才想起携手进府,然后又为了在议事大堂坐下还是到杏林苑聚会,孔让梨又和孙乾先生争辩了十好几分钟,好不因为孙乾先生说自己此来是有公事才敲定在大堂上谈话后,上到大堂后又为座位顺序争辩了一刻多钟,最后前前后耽搁了一个多小时,孔让梨才和孙乾先生一干人各分宾主坐下,开始把话语转入正题。
“禀国相,乾这一次是随玄德公一同来到青州的。”话入正题后。孙乾说话也不再罗嗦,开门见山的说道:“天子明诏,令我主刘玄德随曹公出兵青州讨伐田楷,我主玄德公虽念及旧情,不忍与昔日旧友田使君、孔国相刀兵相见,无奈天子之诏不可违。违之便是抗旨谋逆。不得以这才随曹仁将军来到青州,得罪之处,还请孔国相千万海涵。”
在场所有名士都闭着嘴不说话,孔让梨则抿着嘴沉默,许久后才叹道:“无妨,不要说刘玄德了,那陶明武受过融救命之恩,还不是带着他的贼兵来恩将仇报了,出手还比谁都狠。半个多月就夺走了北海七座城池。”
叹完了,孔让梨竟然还吟起了自己有感而发新作的诗,缓缓吟道:“远送新行客,岁暮乃来归。入门望爱子,妻妾向人悲。闻子不可见,日已潜光辉。孤坟在西北。常念君来迟。褰裳上墟丘,但见蒿与薇。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生时不识父,死后知我谁。孤魂游穷暮,飘摇安所依。人生图嗣息,尔死我念追。俯仰内伤心,不觉泪沾衣。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
吟到动情处,其实早就是心胆具裂的孔让梨不由是声音哽咽,眼眶中泪花闪烁,孔让梨招募来的一大帮风流名士也纷纷抹泪。陪着衣食父母孔让梨同悲共苦,久随刘皇叔的孙乾先生同样嗟叹之余,心中则开始暗暗欢喜,“好,看模样情况被仲德先生料准了,孔文举确实要更恨陶应奸贼许多。”
好不容易等到孔让梨感伤完了,稍微恢复一些情绪,孙乾先生忙假惺惺的安慰孔让梨几句,又故意很好奇的问道:“方才乾入城之时,见城外到处都是扶老携幼的避难百姓,敢问国相,那陶明武目前已经打到那里了?距离这剧县城池还有多远?”
孔让梨又沉默了,与孙乾先生相熟的主薄王修替孔让梨答道:“不瞒公佑,下午时收到的消息,平寿的邴根矩与刘政背主忘恩,无耻投降了陶应奸贼,陶贼前锋也已经抵达了平寿,距离剧县已然不到四十里,只恐明后两日,陶贼的大军便要兵临剧县城下了。”
“这……,这么快?”孙乾的脸色终于变了,颤抖着说道:“陶贼五月十五才从彭城出的兵,今天才六月十四,陶贼的大军就已经拿了平寿,逼近了剧县四十里内?!”
这次换王修闭口无语了,孔让梨则叹息道:“只恨那宗方、于邈等辈无能,邴原刘政之流无耻,才让那陶应奸贼进兵如此神速,早知今日,当……。唉,悔不当初,悔不当初啊。”
“悔不当初的人,也不差文举公你一人了,比你后悔的人大有人在,所以文举公你就知足。”
想起曹老大和刘皇叔每次提起陶副主任时的咬牙切齿与后悔不迭,孙乾先生忍不住在心里悄悄安慰了老朋友一句,又问道:“如此乾再斗胆问上一句,敢问国相,待到那陶应奸贼兵临城下之后,国相又当如之奈何?”
“还能如何?”孔让梨苦笑了一声,声音苦涩的说道:“融久受国恩,世食汉禄,待到那恩将仇报的乱臣贼子兵临城下,融也只能是亲自披挂上阵,提兵与之决一死战,上报国恩,下不辜负黎庶了。”
“文举公此言差矣。”孙乾摇头,很是严肃的说道:“文举公若如此想,那便是大错特错了!陶贼残暴,麾下爪牙众多,徐州贼军招降纳叛,先后吸纳豫州黄巾、并州吕布、西凉董卓等豺狼之军,军力早已是突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