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匈奴最后一个风水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三界冢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此时已过中午,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骄阳如火般蒸烤着大地,小山丘虽林木密集,可也挡不住熏熏热气。王叔跟魏建国忙着给石碑立册记录,趁这会空闲,我爬出冥路,走到正在林荫下抽烟的厚道伯身边。

    “厚道伯,您怎么不下去看看?”

    “嘿嘿!你们几个专家在干活,我下去凑啥热闹。”

    “我哪是什么专家,就一打酱油的。对了!我父亲是耿齐非,您老还记得他吧?”我渐渐引出话題,想弄明白他跟我父亲的关系。

    “哦!娃儿都这么大了。”厚道伯笑着敷衍了一句,埋头继续抽他的旱烟。

    这种反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本以为他跟父亲关系不错,有过多次合作,面对故人的儿子会很热情,谁知却是这般冷漠,看來他们之间只是互相利用罢了。不对啊!如果说我父亲是利用他对草原的熟悉,那他又在利用我父亲什么呢?

    我靠着树干坐下,决定不再去想这个问題,当务之急,是向这位“草原活地图”了解狼皮地图的情况。

    “厚道伯,您去过金微山吗?”

    “金微山!当然有了。”厚道伯吸了口烟,接着说:“这山脉连绵数千公里,以前我们放羊牧马的经常路过。”

    “那里是不是有条博勒图河?”

    “你也知道?”

    我这随口一问,厚道伯却猛地一震,斜过头來死盯着我,表情很是怪异。不过,他很快便收拾情绪,脸朝向西北方,喃喃说道:“很久很久以前,金微山上是有这么一条河,它源自冰川积雪,横贯东西数百里长,后來不知是因为干枯还是改道,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连河床的痕迹都看不出。早被人遗忘了……”

    厚道伯虽然有些语无伦次,不过声音出奇的冷静,感觉像老僧在念经。突然,他好像想到什么,看了正埋头干活的王叔跟魏建国一眼,放轻声音说:“那是一条被诅咒的河流,多少年來,凡是想寻踪觅迹的,无不命丧深山,有去无回……我劝你还是少它的打主意,如果真的想去,我倒是愿意给你带路,也算是帮你爹完成心愿。”

    “当年我父亲就是让你带他去博勒图河的?”

    “嗯!这事想起來就揪心。不说了,我去弄点吃的來。”

    眼看就快聊到重点,厚道伯却了站起來,解开马绳,牵着朝坡下走。我一愣,只好把沒问完的话咽了回去。不过,就这几句已让我大有收获,那就是----父亲所提到的乌里拉肯定在博勒图河某处。这样看來,狼皮地图跟北单于墓有关联,或许标示黑点的地方,就是乌里拉,就是匈奴金棺所在之处……

    这时王叔他们已经整理好墓志石碑,正准备做进一步探索,不一会,俩人的身影悄悄消失在石门后。我赶紧爬下去,连工具都顾不得拿,便一头钻进阴森的暗室里。

    从烈日下突然來到阴暗处,瞳孔一时反应不过,我只好收住脚步,好一会,才隐隐看出王叔的身影,他们就站在那扇木门前面。或许是刚领略过机关的厉害,这次不敢冒然行动,俩人打着手电筒一边仔细查看,一边窃窃私语。

    我慢慢走过去,未等靠近,王叔突然回头示意我停下,紧接着,我看到魏建国把门上的铜锁拧掉,再用力一推……伴随着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唧唧”声,木门缓缓向两边敞开,露出一片无边的幽暗。

    久埋地下的古墓会有毒气产生,必须等散尽才能进入,这是常识,所以我们三个全停在门口。这时候王叔做了一件出乎我意料的事----点蜡烛。他点了一根粗短的白蜡烛,然后摆在脚边,入神地盯着火苗。那不是盗墓者惯用的手段吗?根据火苗的颜色、明暗、摇摆方向來判断里面气体的成分、含氧量,以及是否通风……原來所谓的考古专家用的也是这种原始方法,我有些讶然。

    “里边环境条件还行,只是火有些摇曳,可能另有破口。”王叔声音有些沙哑,似乎在压抑内心的激动。

    “现在十墓九空已是考古界经常碰到的事,但愿这个破口不是盗洞。”魏建国说完,也打起手电筒,跟王叔不约而同地照向黑暗深处。

    借着晃动的光柱,我看清眼前是条幽深的墓道,工整而笔直的向下延伸,可达几十米远的光柱居然消散在前方,可见这深度有多吓人。

    “下去看看。”王叔手执蜡烛,抢先一步走进墓道,我跟魏建国立即跟上。

    因为有过前车之鉴,此时谁也不敢掉以轻心,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然而走了许久,所经过的墓道却看不出有任何变化,依然是那样阴森恐怖,大家不禁生出这样的怀疑----难道这墓道是个圆圈?我们只是鬼打墙般的在绕着转?正当大家迷惑之际,前方终于出现一道石门,一道敞开的方形石门。三人再次停下脚步,魏建国打着手电筒往里照,大伙视线紧随光柱移动,一寸一寸的仔细打量,只见这是一间颇大的墓室,从上到下全由石头垒砌,不过却空无一物,只有里处几级向上的台阶。

    “是前殿。”王叔发出惊叫,迅速打起挂在胸前的手电筒,对着里边來回照看,突然又回头望着魏建国,用不解的语气说:“这是帝王级别才有的啊!可从历史资料跟墓志的内容來看,这个耶律苍狼不是君王,明显不够资格。怎么会这样?”

    王叔有这疑惑很正常,因为契丹人建立辽国后,几乎全面复制了汉族的体制,等级制度同样森严,墓葬规格也不例外,像这种有台阶的前殿,非君王级别不能建造,否则将被视为造反,要抄家灭族的。

    这现象使古墓更显得神秘,大家已经迫不及待了,不由自主地往里走。突然,王叔他俩同时把光柱定格在台阶上方,只见那面灰白的墓壁上,三道拱门一字排开,露着阴森森的黑洞。

    王叔张大嘴巴望向魏建国,两人面面相窥,又不约而同地快步走上台阶,举起手电筒朝其中一道拱门照去,却见里边仍是一条墓道,耀眼光柱依然消失在幽暗中,他俩又是一阵愕然。

    突然,我一个激灵----眼前这格局不就是“三界冢”吗?唐宋流行的一种墓葬形式。

    所谓“三界”,源自宗教术语,指的是三种不同境界,佛、儒、道各有各的表述,其中佛为欲界、**、无**,儒为天、地、人,而道教则蒙上一层诡异色彩,分别称谓断界、离界、灭界,更有高人以此來为坟墓设局----并排三条甬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