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江沒有到黄龙潭赌场给吴天帮忙,而是离开了石城,到了距离白水河市一百多公里外的蒲城,重新开了一家饭店,取了一个普通的名字:重庆川菜馆。
想想也转学到附近小学。
吴天无论多么神通广大,也找不到这个地方了吧!
2007年的冬天。
蒲城的冬天沒有寒风,更沒有雪。
早上,晏江买了菜回來,习惯性地打开电脑,看自己的博客。每天,他的小说后面,总有一些博友精彩的评论,其中有一条评论是这样的:冷海你好,我是某出版社的编辑子衿,你的《爱到黄昏如血》題材新颖,情节曲折动人,语言文字优美,请问,此书有沒有出版?如果沒有出版,请联系我……
晏江把这条评论反复看了几遍,越看越激动,出版社编辑是做什么的?难道这本书也可以出版?他想起很多年前,一首小诗歌在报纸上发表也有十几块钱,难不成我写的小说也可以变成钱?
晏江迫不及待地和子衿编辑取得了联系,然后把小说整理出來,发给子衿编辑看。子衿看了之后,给他指出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也肯定了书中许多精彩之处,然后让他耐心等待,说自己要做选題策划。
几个星期之后,晏江终于等來了子衿编辑的消息,不过是不好的消息,出版社并沒有通过选題。
子衿编辑:书在我们社沒有通过,并不代表书不好,你可以另外选几家出版社,并给晏江介绍了一家出版社。他把小说投过去,但是沒有回信。
只要是金子,即使被埋在污泥之中迟早也会闪光的,晏江坚信这一点,从此变得更加勤奋。他在博客里重新开了一篇新的小说《末路狂飙》,写的是一个退役特种兵的传奇故事。一边在网络上寻找一些出版社的联系方式,把《天尽头》()四处投稿,有几家简单地回复了一下,客气地退稿,更多的是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不过有一家香港的出版社回复得热情洋溢,说什么《天尽头》題材新颖,立意高远,情节文字都是上乘,完全符合出版社的出版要求,等等。但出版社担心作者沒有名气,书出版之后销路不畅,提出了一个合作出版的协议----出版社先印刷一千册,试发行,如果销售完之后,再给晏江百分之八的版税。
晏江就奇怪了:中国这么大,难道我的书一千册也销售不完?锤子,我不信,就签了合同。
几个月之后,出版社果然给他寄來了二十本《天尽头》的样书。
书终于出版了,虽然沒有拿到稿酬,但捧着那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书,晏江激动不已,毕竟,书能出版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
“老公,你书出版了,就不要老婆和女儿了吗?”李丽红也很高兴,晚上睡觉的时候,她故意板起脸抗议。
“老婆我要,女儿我要,书也要。”晏江一把搂过她就亲。
“老公加油。”李丽红举起粉拳。
“我一定会努力的!”晏江也举起拳头,和李丽红的拳头碰在一起。
冬天很快就过去了,春天來了。这天下午,晏江写完《末路狂飙》,正在修改,QQ信息提示,有人请求添加好友。
晏江看了一下來人的说明:出版人。
出版人,难道是來给我出书的?晏江立刻就添加了他。
结果和出版人谈了一天,以别人()的名义出版,稿费以一万元买断。晏江想,自己沒有名气,慢慢來吧,但写作开始创收益了就是个好的开端。
收到出版人打的款后,晏江看了一下时间,是该接想想放学了。下午一般是李丽红休息,开饭店其实蛮辛苦的。
晏江骑摩托车來到学校前,想想放学之后,看到他一脸喜色,天真地问:“爸爸,看你乐得合不拢嘴的,今天有什么好事?”
晏江:“我乐得合不拢嘴了吗?”
想想:“真的有哦!”
晏江:“好吧,算我乐了,爸爸说过要给你买一双滑冰鞋的,现在就去买吧!”
想想兴奋地打出了胜利的手势:“爸爸万岁!”
在给想想买了滑冰鞋之后,晏江又问想想:“该给妈妈送点什么呢?”
“爸爸应该给妈妈送玫瑰,打动妈妈的心。”想想人小鬼大。
晏江就在花店买了九支玫瑰和一支百合,包装了一下,带回了饭店。店里已经來了客人,大家都在忙碌。李丽红看见晏江手里捧着怒放的玫瑰,眼神闪烁了一下,脸上泛起动人的红晕。
晏江微微一笑,给了她一个缠绵悱恻的暗示。
在晚饭的高峰期过后,晏江在修改稿子,李丽红悄悄地坐到他的身边,掐住他的腰,低声威胁说:“坦白从宽,为什么用玫瑰讨好姐姐?是不是做了对不起姐姐的事情,心中有愧?快说……”
晏江回过头,脸刚好碰在她的唇上。
“吃姐的豆腐是不?讨灭呀!”粉拳伺候。
以前两人在一起的十年,在晏江的印象之中,李丽红都是那种温柔如水,楚楚可怜,小鸟依人的类型,而这半年,她变了,变得主动,侵略性强,有一姐的霸道,完全和从前的感觉不一样。
两人都沉浸在甜蜜的爱情之中。
“姐饶命,弟弟坦白交代。”晏江配合着她,打开和出版人的聊天记录,认真地说,“这一次是国内正式出版,连稿费都收到了。以前,我的钱都是赢來的,而这一次是写小说赚來的,我用这钱给想想买了一双滑冰鞋,给你送了九支玫瑰和一支百合。”
“嗯……还是姐姐我有眼光,找的小老公不仅牌打得好,小说也能写得好。”李丽红转过身去,眼眶之中幸福的泪水要滚落下來,忙用手悄悄擦去。
“我现在的心情比在赌桌上拿到三张A还要高兴,因为在赌桌上拿到三张A,只要有人配合我,动动手脚就能做到。而写小说有人付稿酬,就说明小说多少有点价值,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晏江感慨,“我要努力,我要奋斗,我要走我的路……”
晏江又开了个新文《血魂团》,为什么会写这个故事呢?那是几年前,在福建综合频道的《发现档案》栏目播过血魂团,讲的是一群热血男儿杀日本鬼子、汉奸,复土复国的悲壮故事,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厦门一带。
这么好的素材,居然沒有人写出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