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原大会战193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强弩之末(八)第(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过了好久,城门终于打开一扇,人们如潮水般地往外拥,有人边跑边大声喊:“冲啊!”其实并沒有日军。从城门往外涌的人,又不知有多少被挤死、踩死。刘一平随众人跑向汾河桥,哪知大桥已被日军占领,一阵机枪打來,前面的人纷纷中弹倒下。侥幸活下來的,赶紧调头散开,涉水渡河。渡河过程中,刘一平看到很多人被淹死,其状惨不忍睹……

    也是这天夜里,率部在小东门以北、国民师范以东地区与敌巷战的第218旅旅长董其武沒有接到撤退的命令。通信联络下午即已中断,黑夜來临之后,他派参谋王步云去总指挥部请示下一步怎么办,多时不见回來。再派人去,回來说,总指挥部已经沒有人,估计可能撤走了。

    旅部的人催促董其武赶快下令撤退。董其武说:“沒有接到傅总的正式命令,不能撤。”周围的人急不可耐,但董其武态度很坚决:“沒有撤退命令,就不走!”这时,陆续有人送來消息:“总部确乎沒人了!”“其他部队已涉过汾河向西撤走,只剩218旅了!”“快走吧,不然咱们都沒命了!”……

    董其武当时的心情很沉重:沒有接到正式命令撤退,等于临阵脱逃。同时他感到这一仗打得太窝囊,不把窜进城内的日军消灭,他不甘心。然而,接二连三有人來报告,总部和各部队的确已撤离。董其武只得咬咬牙:“撤!”

    夜10时许,他们來到大南门,那里仍然乱成一团。他们另寻出路,转身登上城墙。有人发现脚下有一条较粗的黑被覆电线,一端拴在城墙垛口上,一端垂到城下,看來已经有人从此处顺电线下滑出城。

    董其武就是按这个办法出的城。

    1937年11月8日夜晚,华北重镇太原沦陷。11月11日,远东最大的城市上海沦陷。12月13日,民国政府首都南京沦陷……

    自9月中旬日军攻陷大同和攻击平型关开始,至11月8日太原沦陷为止,坚持了近两个月的中日太原会战宣告结束。太原会战是中国抗战初期抵抗最坚决、最持久、战绩显著的四大会战之一,它打破了日军企图进行华北平原会战的计划,又为我军主力实施战略转移,部署新的作战,争取了时间。在这次悲壮的会战中,八路军于平型关一战扬威名;而惨烈的忻口战役,消耗日军兵力2万余人,创下了华北战场大举歼敌的纪录;会战之后,八路军初步在华北站稳了脚跟,为以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同时,它又是国共合作的典型战例,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高潮的标志,因此,它的意义自当更为深远。1937年秋天的三晋大地,是血和火的海洋……

    1937年11月11日,在山西古交镇,第7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面对刚刚集结起來的1000余名从太原突围的官兵,用悲凉的语调说:“英雄不怕死,怕死非英雄,不怕死的跟着我傅作义來继续抗战!”

    1937年11月15日,在山西沁县开村八路军总部驻地,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会见了几个远道而來的满怀抗日热忱的青年。从黄昏到深夜,彭德怀详细回答青年们提出的问題,他告诉他们:“第八路军决定永远不过黄河!”

    在聆听彭德怀这一庄严宣告的青年中,有一个叫周立波的作家。几天之后,周立波用他的笔,将“第八路军决定永不过黄河”的决心传遍了全中国。

    此时,在延安,中共领袖毛泽东十分自信地宣布:“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