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士贞停了停说,“但是,我觉得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成绩斐然,而干部人事制度仍然停留在靠权力选官这样一个老路上,因此,选拔干部的渠道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以至形成一股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不良风气。”
“贾部长,难道你把中国的特殊情况让我们这样两个小小的科级干部来承担吗?”
贾士贞摆摆手:“不,不是。这样吧,请二位到我办公室去谈吧,有些话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说能说得清的。”
到了办公室,贾士贞给他们俩倒了水,看着这两个在市委组织部曾经风光一度的干部科长,想到他刚到市委组织部时的那些做法,固然觉得当时的改革力度猛了点,但是,若不是那样,也许许多事情还停留在原来的老路上。只是在出国之前,如果不是阴差阳错,说不定张敬原和庄同高的级别问题也已经解决,可是现在,常书记又有新的想法,这个矛盾再度落到他的头上了。
“贾部长,”张敬原说,“其实,真正在干部问题上享有更多特权的并不是组织部,你在省委组织部干了那么多年也知道,真正享有干部优先提拔特权的是省委办公厅、市委办公室,还有各级政府办公厅、办公室。我作了些调查,省委办公厅的处长提拔的比例几乎是百分之百,而且有的人从正科到副处,到正处再到副厅,平均不到三年一个台阶。省政府办公厅的人事处长在处长位置上干两三年就提拔到副厅长了。这怎么解释呢?难道他们一旦进了这些部门,他们的能力、水平就随之膨胀起来了?他们的血液里就流进了升官提拔的细胞和因子了?”
“是啊,我在组织部工作那么多年,为什么人们认为组织部高人一等?就是因为每一个到组织部门的同志不是真正想为组织部干好工作,而是认为组织部的官当起来容易,为个人谋出路。”贾士贞看看张敬原和庄同高,“这种观念必须改变。”
张敬原和庄同高愣住了,两人看着贾士贞,张了半天嘴,却无言以对。
张敬原和庄同高走后,贾士贞陷入深沉的思索当中,直到韦旭敲门进屋后,他才把自己拉回到现实当中来。
表面上看,贾士贞对韦旭客客气气,他对韦旭从来都称呼韦部长,而且认认真真,甚至彬彬有礼。按照他的习惯应该在部长前面冠以“副”字,因为他作为市委组织部长,在这个问题上从来不应马虎的,比如他对组织部的另外三位副部长的称呼,除了卫炳乾之外,另外两位都称肖副部长和耿副部长。至于卫炳乾,贾士贞在部里或者私下称炳乾,而一旦到了公开场合,也称卫副部长。唯有韦旭,无论在任何时候都称韦部长。而这样的细节很快就引起了市委组织部干部们的注意。有人悄悄地议论说,贾部长恐怕是因为韦旭副部长有后台、有来头才如此。
韦旭站在贾士贞的对面,贾士贞以为他有什么重要事情要谈,或者以为他会提出分工问题。贾士贞几次让他坐下,韦旭还是站着,很快就说起省里的事。从省委办公厅,到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以及一些厅局谁谁提拔到某市委、市政府当市委书记、市长、副书记、副市长,某某处长提拔为某某厅副厅长,说得头头是道。
当然,作为从省委组织部出来的贾士贞,而且有的领导已经在报纸上公布,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都已经下发了任免文件。贾士贞并不是因为自己是组织部长,他从来不愿意议论这些事。可是韦旭如此兴致勃勃、头头是道,甚至还有几分兴奋和激动,他只好笑笑。
本来贾士贞从常书记办公室出来后,准备回到办公室和卫炳乾商量下一步干部问题的,可被张敬原、庄同高一耽误,现在又被韦旭这样一阵胡吹乱砍的,看看表,已经到下班时间。
韦旭一看贾部长看表了,或许觉得一个人大吹大擂也没趣,便笑笑说:“贾部长,下班了,晚上还有重要客人吧!”说着便扬长而去。
贾士贞准时来到西臾宾馆,大门口多了两名武警战士。刚到一号楼大厅门口,同样,在一号大厅门外多了两名武警,贾士贞刚走进旋转门里,一眼看到市政府办公室负责接待工作的副主任王以勤和宾馆总经理顾强。
见到贾士贞,王以勤和顾强迎了上来,王以勤说省委边副书记正在和韦副部长谈话,常书记和邵市长马上就到。贾士贞一听韦旭正在和边副书记谈话,心中顿有恍然大悟之感,怪不得刚才在办公室里韦旭那么兴奋。
王以勤说:“贾部长,先到小会议室等等?”
贾士贞正犹豫着,刚要跟着王以勤上楼,他的手机响了,一接电话,却是韦旭。
“喂,是贾部长吗,我是韦旭,边书记请你到他房间来一下。”
“噢,好,我已经在大厅了,马上就到。”
贾士贞看看王以勤,说:“边副书记住哪里?”
“噢,我带你去。”
上了电梯,其实贾士贞很留心电梯上了第几层,出了电梯,走廊里的地毯软绵绵的,走廊里寂静无声,到了门口,王以勤按了一下门铃,便退到一旁。门一开,只见韦旭满脸兴奋,笑着说:“贾部长,请进!”
进了门,只见这是一套豪华大套间,外间除了会客区的长沙发和单人沙发外,还有一张方桌,看样子是供客人玩牌用的。中间是绿色的幕布,幕布半开着,半透明的白纱帘里可以看到一张宽大的写字台和高靠背椅。再往里去估计是卧室。
贾士贞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豪华的大套间,他在省委组织部时听说这种省级领导住的套间应有尽有,每晚住宿费大概近三千元。
贾士贞虽然没见过这样的豪华大套间,此刻也算是见了世面,正愣愣站在那里,韦旭忙着泡茶,这时从里间走出一个人,隔着白纱,贾士贞看到正是边副书记。
贾士贞快步走上前去,边副书记撩开白纱,贾士贞迎了上去,双手紧紧握着边副书记的手:“边副书记您好!”
“小贾啊!你现在可是喝过洋墨水的人了!”边副书记来到正中的沙发上坐了下来,“哎,当初有同志提出让你去中央党校学习,我对钱部长说,这样有思想、有见地的同志应该重点培养,应该到美国去见见外面的世界。”
贾士贞站在韦旭旁边,只是微笑着点点头。
“来,坐,你们俩都坐啊!”边副书记显得那么亲切和蔼。
对贾士贞来说,在省委组织部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