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倒是我向家连累马家了。”向云闻言。恍然道。确实如此。宜城几大家族。就数马家与向家最为亲密。刘表上任。不提防马家那就怪了。而马家在刘表压力下。必然选择靠拢向云。为马家今后做打算。而马家传來刘表伏击向云的消息。无疑是马氏在对向云表明态度。马家。仍旧与向家同处一条船。
明白了马家意图。向云当即回道:“请回去告诉马伯父。他老人家的心意向云知道了。等此事过后。向云必有回报。”对于马家如何得到这一消息向云倒是并未怀疑。毕竟马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荆州。必有其信息渠道。而刘表出兵伏击向云。动静不小。要想知道这点。并不是很难。
闻言。中年满意而去。
“主公。”待中年离去。赵云、张辽、高顺等将纷纷围上來。疑惑的看着向云。
向云沒有隐瞒。将中年传來的消息告诉了诸将。
闻言。许褚怒气哼哼:“哼。某就说蔡瑁这老小子绝对不是好人。竟敢暗自偷袭大哥。大哥你说吧。怎么办。要不要直接从乌林杀出去。某听大哥的。”
闻言。一旁张辽道:“主公不可。张虎、庞季率五千兵力埋伏于乌林。我们却只有五百兵力。力量相差太过悬殊。即使我方兵精将勇。恐怕也挡不住。况且我军刚经历过大战。将士中还有不少伤员。而敌方五千兵力必定熟悉水性。我方如辽、仲康、恶來、子龙等皆出身于北方。水性并不太好。在水上恐难是敌人对手。到时若陷入重围。突围可就难了。”
一旁赵云闻言亦是赞同道:“文远此言不差。若是在6地。别说敌军有五千兵力。即使五万兵力。只要敌军不放暗箭。云也有把握从中突围。可在水上。惭愧。云沒有丝毫把握。”
一旁高顺建议道:“主公。以末将看來。何不就反其道而行之。不走水路。乘敌军尚不知我方已知他们意图。从宜城走6路。过江陵。再渡江回长沙。”
向云微微思索。高顺之言。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沉吟道:“6路太过耽误时辰。且对士卒体力消耗也太大...”
“报...”
向云话未说完。传信兵突然匆匆而來。手中呈上一封书信道:“主公。长沙传來的消息。”
“哦。”向云闻言一喜。终于有消息了。
从士卒手中接过书信。一目十行。迅浏览完毕。
“哈哈。真是天助我也。”看完书信。向云转忧为喜。一边顺手将书信递与诸将。一边笑道:“这下好了。长沙传來消息。普方已率四千长沙兵走水路前來接应我们。不过由于是逆水而行。此时可能刚到巴陵附近。大约要今夜亥时左右到达乌林。”
诸将看完书信。亦是大喜。如此一來。他们并非孤立无援了。
“听主公的意思。似乎有所想法。”赵云心思缜密。听出向云言外之音。
向云闻言。目露欣赏的看了眼赵云:“不愧是子龙。不错。以我之意。既然我军已知晓敌军动向。一味躲避不是我的风格。既然刘表敢打我的注意。我就要告诉他。我向云可非襄阳宗贼。非他欲揉捏便可揉捏之辈。既然他派出五千将士在乌林伏击与我。那我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给他來个将计就计。”
向云接着道:“我军可大张旗鼓乘船南下。让敌方认为我军尚不知他们意图。此时时辰已过未时。进入申时。我军可佯装欣赏沿途风景。稍微减缓楼船度。以求在入夜方才到达乌林。不过。我军却不在赤壁登6。而在华容附近的沔阳登6。乌林有一条小径直通江陵。而这条小径刚巧通过华容道。而我军则走这条小径直插乌林腹背。杀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诸将闻言。皆是大点其头。向云计划慎密。成功性很大。张虎、庞季以为向云会从水路出现。一直将注意力放在江面。而己方却走6路。突然从敌军背后杀出。到时敌军慌乱。别说是乘机突围了。即使将敌人杀败也并非不可能。
闻言。张辽点点头。拱手道:“主公妙计。辽佩服。不过。以辽之见。主公还可立马向管将军书信联系。与其商议好时辰。而后我军双方水6夹击张虎、庞季。必定大胜。”
“嗯。”向云点点头:“这是自然。若就让我们五百人去敌对近十倍兵力。即使是伏击。胜负亦难料。”
“主公英明。我等定当全力配合。”诸将闻言。心中颇为欣慰与高兴。有如此主公。何愁大业不成。纷纷拱手道。
言罢。向云也不再耽搁。亲手写下一封书信交予有王越培养的死士。让其务必尽快传到管亥手中。而后众人上船。在百姓们不舍的目光中杨帆而去。
港口。向云楼船刚刚离去。港口便有不少有心人转身离去。很明显。这些人定是各族眼线无疑。
......
楼船在江面行驶。时间缓缓过去。骄阳挥洒一日光芒似乎也累了。沉入西山。楼船之上。众将士也开始用食休息。以便应付今夜之战。
......
此时。在巴陵至赤壁的江面之上。五座打着管字旗号的船队正在江面上逆水行驶。不用说。这支船队正是管亥无疑。
在中央楼船之上。管亥正在房中看着兵书。自从水镜山庄回來。管亥学会识字后。看书成了管亥一大爱好。
“报。大人。江面上有一条小舟向我军驶來。”这时。一个士卒突然來报。
管亥眉头一挑:“这还需询问么?赶走便是。”管亥暗暗不满。如此问題竟还要汇报于他。
士卒神色不变。回道:“对方说是主公派來传信之人。”
“什么。大哥派來的。太好了。走。某去看看。”管亥闻言。当即大喜。起身朝甲板而去。
來到甲板之上。管亥一看。果然在江面之上有着一条小舟。正静静等候。那人正是向云派出的人。此人认识管亥。见到管亥后。便让人将书信递上了船。
管亥接过书信。一看之下。确实是大哥笔迹无疑。知道向云尚且安全。管亥喜形于色。看了向云计划后。当即表示全力配合。
传信士卒得到管亥消息。亦是满意的划着小舟上了岸。快马回报向云。
待传信士卒离去后。管亥亦是连连催促水手加快行船度。争取早些赶到乌林附近。
......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