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昆仑山由于其高耸挺拔,成为古代中国和西部之间的天然屏障,被古代中国人认为是世界的边缘,传说昆仑山高一万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其下有不能浮起羽毛的弱水,外围还有生长持续燃烧不灭的神树的炎火山。昆仑山顶是黄帝的帝之下都,有开明兽守门。
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从东向西绵亘两千公里,西起塔吉克的帕米尔,东至昆仑山口和毗邻的青藏诸山脉布尔汗布达山脉、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昆仑山宽度变化相当大,很少超过二零一公里。在西部边际,该山形成中国西部西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一个内亚壁垒。北部支脉阿尔金山继续延伸这一山脉组合。
在《山海经》中有对昆仑山的描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这些都是出自,山海经中的,大荒西经,海内西经)
我们坐在车上,我想起这些关于昆仑山的传说,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我有种感觉这次的昆仑山之行一定是危险重重,一个不小心就要把命丢到,我看了一眼身旁的念儿,此时我已经下定决心了,如果要是有什么危险,我一定要保护好念儿的安全,从来的时候到现在,我和念儿一直都保持着距离,以免被外人误会,这里除了大德子知道我和念儿的关系不一般,其余的人都不知道,开了能有半天的车,大德子替下老神棍接着开,一路上,我们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在不知不觉中,我居然睡着了,突然一个急刹车大德子把车停了下来,只见前面是有两座桥,而大德子此时却冒了汗,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了,老神棍见大德子急刹车也吓了一跳,问大德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德子看着前面却不说话。老神棍把地图拿了出来,可这地图上绘制的是昆仑山,对于周边的地区却没有详细的汇报,而那导航定位系统这时却不好使了。
老神棍见此让我们先下车歇一歇,而大德子下了车后,却脸色惨白。我从未见过大德子这样,即使多大的风浪,大德子也是镇定自若,可今天怎么了,我下了车后走到大德子的身边,拍了一下大德子说道:你怎么了。
大德子一激灵看了我一眼后,把我拉到一边对我说起事情的缘由,原来大德子从酒店出来后便把眼睛给开了,就怕在路上遇到什么古怪的事情,但这一路上还算是相安无事,可就在刚才,一辆车超过自己后,大德子在后面跟着,见那辆车过了桥后,本想着也过桥,可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那桥的旁边又出现了一座桥,而桥上居然还有人在走动,当时大德子也没像那么多,可能这里修的时候就是两座桥吧,可大德子仔细一看却傻了眼,那些所谓的过桥的人一个个的都穿着古代士兵的衣服,正排着队过桥呢,其中有个士兵回过头,大德子大吃一惊那士兵的脸早就面目全非了,只剩下一具惨绿色的骷髅,而那桥下的河水里却浮现出人头,密密麻麻的好不吓人。
听大德子说完后,我找个没人的地方也把眼睛开了,在一看果然如此,那桥下密麻麻的全是人头,要不是大德子事先告诉了我,有了心理准备,就这一下子非得吓破胆不可。我走到车后面把我和大德子用来抓鬼的包拿了出来,然把大德子的包得给他后说道:在等等吧,估计这应该是个障眼法,或者是哪位高手在这里布下了什么疑阵才会这样。大德子点了点头。
我们众人就这样的在这里停下了,这件事我们众人都是心照不宣,都是干这个的,就算老神棍这个门外汉都能看出来不一般,更何况我们了呢,将近能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在不远处又过来一辆车,那辆车到了我们面前停了下来,只见车窗摇开后一个貌似中年的男人探出头对我们说道: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吗?是否需要帮助。
老神棍站了起来对那人说道:谢谢,我们就是累了,想歇一会。
那人哦了一声摇上了窗户后便将车子发动走了,那人过了桥后,我们见此也赶紧跟上,在过桥的时候众人都捏着一把汗,尤其是我和大德子,此时都开了眼,那河下面的人头却突然睁开了眼中冲着我和大德子狞笑着,要多恐怖有多恐怖。
这时念儿对我说道:你知道昆仑山的传说吗?我摇了摇头,现在哪还有时间跟她聊这个。念儿见我摇头便对我说道:这昆仑山原本有个道观,是清朝光绪二十六年,甘肃省永登县玄阳胡真人与金丹子张理清道长二人,于昆仑山脉寻找传说中的“万神之乡”,于今青海省乐都县马营孔家嘴附近,见周围群山围拢,地势形如莲花,玄妙异常。于花蕊之上建道观乃绝妙之地也,于是发动善信于1916年开始修建“昆仑道观”。至1930年,终于建成一进五院,前后八卦规式的、座北朝南的“昆仑万神宫”群落。前后依次修建的有观外牌坊一座,上书蓝堂金字“昆仑山”三字;山门楼两层三间,正中悬挂蓝堂金字竖匾一桢,上书“万神宫”三字;山门楼前,东西两侧竖立顶端为斗方形,高约三丈三尺围杆各一根;第二院,正北建有前后泼水,前后出檐、前后开门的观音殿,东西两侧建土木结构的平房各三间;第三院正北为“太极殿”,东西两各建神客殿、待神殿各一座和上一间,下三间的钟鼓楼各一座;第四院正北建有“三清殿”,两侧建单腹腰式的“八仙观殿”和“七贞祖殿”各三间;第五院正北为“玉皇阁”(两层)。此建筑群除平房为土木结构外,各殿宇均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