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都毫无保留的告诉给这个庵主。这个庵主也算是脾气极为古怪的人,虽然她心肠狠毒,当往往那都是针对男人,而对庵里的尼姑,却是极好,从不打骂虐待,并且是关爱有加,还不吝惜金钱的帮她们。
而对张氏来说,庵主是她最好的姐妹,无论自己做什么,在别人看起来多么大逆不道,庵主都会不问理由的支持她,竭尽心力的帮助她,这让张氏无比感动。比如,早年她和犹太人偷情而导致怀孕,幸好有了这个庵主的全力帮助,才得以把孩子顺利生下来,正是因为有了和犹太人的这个孩子,张氏才感到这辈子没白活。
虽然因为当时形势所逼,不得不抛弃了那个孩子,但几十年来,她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那个孩子,虽然她对孩子的生死和下落毫不知情,但不知为什么,冥冥之中,她坚信那个孩子肯定还活在世上。
更为奇怪的是,之前虽然和李员外已经有儿子,但不知为什么,她却对那个儿子却毫无感觉,仿佛那根本不是她亲生的一样。
唯有抛弃的那个儿子,才激发起她强烈的母性,她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会如此喜欢那个抛弃的儿子,可能是爱屋及乌,是她把对那个犹太人、发自内心的爱,投射到那个被抛弃的孩子身上。而她这疯狂的“埋藏财产”计划,其实都是为了那个被抛弃的孩子——因为她想在死之前,把这巨额财产,留给自己那个苦命的、被抛弃的、下落不明的儿子,算是自己对他的补偿。这在别人看来也许很荒谬——毫不知道自己儿子的下落,却试图留这么多财产给他。
但对张氏来说,这是她一贯的行事风格,她知道自己已过古稀之年,来日无多,所以她觉得这是她生前,能补偿那个被抛弃的孩子唯一方式。
但也许张氏没有想到的是,她朝思暮想的儿子,其实离她的距离并不远,只有几十里,至少在一二十年内都是这样;她更没想到的是,那个被她当做姐妹的庵主,其实知道那个被遗弃的孩子的下落和去向,只是出于一种微妙的原因,一直故意瞒着她。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