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八章 对吐蕃动兵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萧明停下了手头的所有工作,迅速赶到了杭州港,然后直接坐船赶往琉球,既然这位倒霉皇帝生的时候并沒有享受到多少帝王的待遇,那么死后萧明总要去看看的,说实话钦宗还要感谢萧明要不他的下半辈子还在辽东苦寒的五国城呆着哪。

    萧明赶到了钦宗位于首里的住所,迎接他的是自己的夫人赵福金,钦宗在弥留之际陪伴在他身旁的亲人也只有自己的这个妹妹了!这无疑也是对他的一种安慰。

    赵福金看到萧明后,将身体围进了萧明的怀里,轻声的抽搐,萧明将手放在他颤抖的肩膀上,轻轻地叹了口气,对赵福金道:“陛下临走的时候,留下什么话了吗?”

    赵福金突然有些哽咽,她垂泪道:“皇兄林碧眼的时候都在囔囔着回到中原,回到中原……!他真的是想回到中原的家里啊!”

    萧明道:“你节哀吧,陛下虽然生时无法回到中原,但我会安排将他的遗体送回中原的,这样也算满足了他的心愿了!”

    萧明想,钦宗皇帝还真是称得上是倒霉,自己本來以为他能多坚持几年的,到时候整个大宋朝廷的权利制度已近过度完全之后,再将他接到大陆中原,那个时候就算赵构有啥想法,估计也沒办法了,谁知道他却坚持不下去了。

    其实赵桓本身从小就是娇生惯养的,身体并不是太好,被金人掳到北方之后,伤心家国又身处恶劣环境之下,辛苦加上风寒,整个身体已经康了,这几年虽然在琉球的海岛上修养,虽然萧明尽可能对他优待,但这本质上的内患病灶已经能够要了他的命了!

    赵福金兀自伤心垂泪,萧明劝她道:“回去吧,你也回去,就算是为陛下扶灵归乡,有你这个亲人在身边,他也不会寂寞了!”

    赵福金于是点点头,同意跟萧明一起回到大陆,顺便带着钦宗的灵柩秘密前往中原地区,然后再秘密的埋葬,这件事她也知道轻重,现在这个时候是断然不能让自己的九哥高宗赵构知道钦宗已死的这个消息的。

    萧明在首里为钦宗举行了一个简单的祭奠,四处都是摆放着各种的鲜花,赵福金作为这里唯一的家属,自然是守灵之人,头七过完之后,萧明就决定将灵柩秘密的运往大陆中原,而赵福金随船同行。

    萧明使用了一条很普通的运输船,是杭州港來往于琉球首里的定期航班,现在这条航线上定期的船很多,客运和货运都有,其实要说移民的话,江南等地向琉球的移民可能更自觉一点,这还是因为萧明在琉球建设的一些工厂有关。

    其实琉球等地的环境才是众人移民的目的,一方面哪里的环境确实不错,且气候上冬暖夏凉,除了每年的台风季,基本上就是在冬天的时候气温也不会太低,非常适宜作为度假的地方,另一方面琉球这里跟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仙山蓬莱 瀛洲 方丈 岱舆好像有关系,所以很多人还是比较向往,但这只局限于有钱人了!

    但随着哪里的盐场,水泥厂和玻璃厂的建造,加上扩建了很多码头,用工人数的曾加,在俘虏劳工不足的情况下,一些穷困路人家的百姓也会來此做工,甚至长期定居的更多,毕竟这里虽是海岛,但仍然地广人稀。

    萧明的大移民计划当然还是涵盖了琉球群岛的,但这里的气候环境也的确不适合太多的人过來,这里倒像是一个旅游度假的圣地,并需要专业化的规划设计才行,现在主要的居住区内包括萧明的家在内的别墅区已经建起來了,等待着丁建鹏闲的时候开发吧。

    船行多半天之后,抵达杭州港,以一艘运输为主的商船來讲,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萧明将钦宗的灵柩秘密的运上岸!并且通过铁路运到了北方,最后抵达东都汴梁西南的宋陵,然后秘密的下葬了,全程都有赵福金跟随!

    这件事情要非常的保密,所以钦宗皇帝的墓碑上并沒有书上他的名讳,只刻上了钦宗寓居琉球时做的一首词,那是一首《山坡羊》:

    世道轮回,蹉跎岁月,人生百年瞬间过,贵如何?贱如何?

    鱼生毒火,肉生痰,骏马雕鞍赘肉多,富,将就过,穷,将就过。

    署名:半庵岛主!这是钦宗自己做的一枚私章上的名字,而钦宗下葬时的陪葬,全都是他在岛上创作的一些书画和笔墨纸砚,这样的一位窝囊皇帝就这样埋骨青山了,好在死后能够回到中原故土,埋在祖陵之内,也算是是无憾了。

    赵福金站在萧明的身边,头倚在他的肩膀上,两人默默的站在钦宗的墓前久久沒有说话,萧明看着那首《山坡羊》,张嘴缓缓的和了一首: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当然沒有作词的天赋,他能想起來的也就是这首元代的张养浩的这首《山坡羊》了,赵福金有点吃惊看着萧明,词中对天下百姓的同情溢于言表,她在口中默默地咀嚼着这首《山坡羊》对萧明的感情则更深了一步。

    朝中内阁还有大量的事情要做,萧明办完了钦宗这件事后,则带着赵福金回到康京,赵福金进宫给两位太后请安,萧明则去内阁办公的龙图阁大殿,上次的走的时候大家正在商量着吐蕃国王的国书一事,也不知道臣工们商量的怎样了。

    如今的吐蕃日子可不怎么好过,大辽帝国的时候,他还作为辽国的属国存在,但经过了这么多年之后,尤其是野利宏等人经营整个西域之后,吐蕃的势力萎缩的很严重,再加上如今整个西夏国并入了大宋,在于西夏接壤的羌地,吐蕃的势力则迅速的退走了。

    原來的西夏国土中整个河西一带基本上是西夏国与吐蕃势力的分布,但由于横贯着一座祁连山脉,祁连山的难免则是羌地,也就是属于吐蕃的势力范围,而北边则属于西夏,至于传统的羌地的甘南地区则早都属于大宋的势力之内。

    在蜀地的康藏地去,这些年随着大宋的经贸发展和农业开发,人口也越來越多,渐渐的怔在侵蚀着吐蕃的地盘,如今整个云南的大理国也成为了大宋的地盘,那么吐蕃几乎是夹住了一般,他们当然不太情愿如此,这一次给大宋的国书也正是为了此事。

    整个吐蕃就是西藏地区,地盘之大资源之多,当然是萧明不会放弃的,但这里确实环境太过恶劣,况且地广人稀,要想整个收复过來难度较大!但萧明要完全统一整个中国国土的希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