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格调高古,《咏观山》诗云∶‘一山高突兀,百里去城,老翠挂清晓,华滋积富春。江空潮势连,云破月痕新。对此忘情者,林间有几人?’其颈联‘江空’、‘云破’,具有摩诘遗韵。继之有中峰禅师,俗姓孙,钱塘人,幼读《论语》、《孟子》,年十五出家,从高峰剃度于狮子院。高峰称赞他‘是竿上林新篁,他日成材未易量也’。大德年间,著名书法家赵子昂礼中峰和尚为本师,元仁宗曾赐号‘法慧禅师’。元末毁于兵。
明洪熙元年,智奥和尚重建,首度弟子,后照空和尚建立禅堂。宣德十年建大雄宝殿。正统元年,慧澄和尚塑大佛、绘影壁,并璎珞观音铜像、三世佛、罗汉、诸天伽蓝祖师,山门、僧堂、齐堂鼎建一新,金碧辉映。明末又毁于兵。
清康熙四年,玉琳通秀国师重兴道场,复为丛林。雍正十一年,世宗皇帝御书‘禅源寺’额悬于天王殿。是时山门进内为天王殿、韦驮殿;东为上客堂、客楼;西为云水楼、尊客房;中为大雄宝殿,宝殿东有药师殿,西有戒堂、内客堂;大雄宝殿后为法堂、御书楼、涵辉楼。正殿东有方丈室、追远堂、大悲阁、地藏殿;西有西方丈室、禅堂、蒙堂、戒堂。原有十六座子院,全部浸入禅源寺。乾隆十六年当今圣上第一次南巡至此,赐御笔木刻《心经》一卷。只可惜我生的晚了没有见到当今圣上的真容,而且据说当时我的师父还是一个几岁大的孩童呢?”
“**,你看当今身上虽年老但气并未有衰,也许当今圣上在不久的将来真的会第六次南巡至此呢?到时候说不定你还有机会在此见到当今圣上呢?”也许是李尘早就知道,或者是李尘仅仅实在安慰**,但是在乾隆四十九年,乾隆皇帝真的第六次南巡至此,赐石刻《无量寿经》两卷。而**也真的在禅源寺见到了乾隆皇帝。
“托公子吉言,也许会见到吧?我们还是紧走几步吧?前方不远处一转弯,我们就能看到禅源寺了。”
请各位喜欢这本书的大大,花个几分钟的时间注册个号,收藏一下,送些鲜花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