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营的所谓大炮,是兵部根据徐光启搞來的西洋大炮仿制的,分发给京营使用,全军总计不过十门,如今有五门被运到了西宁堡。
当下,王化贞从京师带來的京营炮兵们用牛车拖带着山寨版红夷大炮,向西宁堡前线推进。此时,夜晚已经降临辽东大地,一轮皎洁的弯月挂在天空,再加上明军点燃的火把光,使得堡垒上的中华军士兵能够依稀看清明军的动向。
这时代大部分的明军部队不会打夜战,主要原因是夜晚缺乏通讯联络工具,无法组织有效的军事行动,乘夜偷营劫寨大多数出现在演义小说中,实际战例比较少见。除非是训练有素、悍不畏死的精锐部队,一般都不会采取夜战的战法。
因此,明军在夜晚大张旗鼓的准备攻城,很是出乎了张盘的意料之外。
但是,他并不为此担心。在距离堡垒城墙300步范围内,布设了一圈燧石踏发地雷。张盘已经在西面城墙布置了十架蜂窝枪,有信心在明军部队接近城墙前,大量杀伤他们。
结果一切如同他的预料。明军的大炮并沒有给祖大寿新组织的进攻多少帮助,这五门炮只能发射实心弹,射程与中华军轻型野战炮差不多,而射击速度比中华军轻型野战炮慢了足足三倍。
山寨西洋炮只开火了两轮,明军炮兵阵地就被中华军炮火覆盖,炮手死了七七八八,明军炮火支援中止了。
祖大寿这一次派出了自己标营的一班人马,督促这广宁军中军三个营向堡垒西面城墙冲击。
密集炮火将冲击的明军人群打出一个个缺口,火焰黑烟之间,断肢残体飞舞在空中,消失在黑夜中。
然后,明军部队踩上了地雷,更多人在生命最后一刻腾空飞起。随后,手动速射连发枪开始收割明军生命。在第一排的明军全部被速射连发枪扫倒在地后,中华军靠着炮火、火箭弹和地雷、手动机枪,再次瓦解了明军的攻击。
这一次,王化贞在近距离亲眼目睹了中华军炙热猛烈的火力,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來。
明军对西宁堡的第一次攻击,以伤亡一千三百多人而告终。
王化贞在第二天命令各军安营扎寨,召集各路将领会商如何攻打堡垒。他已经断了速战速决的念头,但还是对胜利充满信心。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