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美味关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25,吃货的传统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秋节是不放假的,幸好又赶上了一个大礼拜,虽然还要补半天的课,但好在还给你放半天的假呢,就该偷着乐了!

    这个中秋节,过节的月饼依然是安然和江杰云几个自己动手制作的。

    本來按着李彩凤和安国庆的意思,你们现在忙着学习,就不要把精力放在这些事上面了,买点好的,吃几块,意思意思也就得了。浪费那个时间多犯不上,有功夫要么看看书,要么休息一会儿,多好。

    可对于吃货们來说,什么都可以放弃,唯有这一点必须要坚持。无论怎样的情况,头可断,血可流,革命传统不能丢!

    吃货的革命传统还能是什么?

    吃呗!

    对于这一点坚持,安然也是非常同意的。除了被吃货们传染得感染了吃货病毒的原因之外,作为一名可怜的初三学生安然也深深的发现,高强度的学习它就是个体力活啊!

    自从开学之后,随着功课的增多,别人她是不知道,她本人是深有感触的,食量不断的加大。一开始,她还挺担心,觉得自己也太能吃了,这体重得长多少啊,别又重蹈覆辙,学习沒学出什么成绩來,倒把自个儿再给吃成个大胖子。

    结果把自己一过秤,发现体重不仅沒增加,反倒是掉了两斤。

    这下好了,放心大胆的吃吧。

    其实从味道上來讲自己做的跟人家那种老字号卖的月饼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但胜在配料自主,完全可着自己的心意來。喜欢什么加什么,爱吃什么做什么。

    就比如,安然和郑晓,这两人的口味怪得出奇冒泡,她们对月饼馅的兴趣远不如对月饼皮的兴趣大。

    什么苏式的京式的广式的,别管什么式的月饼,吃的时候先啃皮,再吃馅。

    就这要求,你说什么老字号能满足得了?

    但是自己DIY就不一样了,月饼馅少放一些,饼皮厚一些,尤其是刚出炉的,热乎乎的,香着呢。

    如果要去老字号买,除非是你赶得巧,否则想吃刚出炉的月饼,可是难得很。

    更别提在超市里买的那些盒装月饼了,里面要是不添加防腐剂那就怪了事了,不同品牌之间的区别就是,有的防腐剂添加剂放得多一些,有的放得少一些罢了。

    三个吃货对月饼馅就有一个要求,放肉,放多多的肉,当然火腿也是要的,虾仁也不兼多,蛋黄也是好的~

    安然觉得这三块料根本不是奔着月饼來的,分明就是想吃月饼形的大包子。

    头一年中秋节的时候,安然就试着自己做了一些,还算比较成功,颇受大家欢迎,尤其是三个吃货,连声说香,可着劲的往馅料里加肉,能不香吗?

    有道是一回生,两回熟,第二次做,安然和几个吃货也算有了经验,去年做的花样就挺多。至于今年嘛,一來是时间少,二來是有了去年的尝试,对大家的口味也是心里有数,单挑喜欢的做。广式的來一些,京式的來一些,苏式的最受欢迎。

    量最大的还是肉馅的,沒办法,谁让那三个吃货的肚子大呢?其他什么五仁的,火腿的,蛋黄的,豆沙的,莲蓉的,枣泥的,水果的,还有一些极具自家特色的,加了刺玫花酱,蜂蜜柚子酱,槐花酱等花酱果酱的。

    咸的多一些,甜的少一些。

    做月饼也是项集体活动,某大厨和三个吃货自不必说,郑晓和周芳华也是积极参与,就连吴泽荣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也沒逃过被抓劳工的命运。

    书呆子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他的父母可是要过节的,在中秋节的时候,自己动手制作上几块馅料实惠的月饼与家人分享品尝,绝对是一件既温馨又幸福的事。

    所以,某只书虫子的反抗被大家一起镇压了。

    最后的成品,除了各家都分了一些之外,安然也沒忘了给杨仲明和刘穗香送去一份学生们集体劳动的成果。

    中秋节的晚宴除了月饼之外,螃蟹也是绝对不能缺少的一样重要节日食品,这个季节正是螃蟹丰腴多膏的时候。

    同去年一样,今年仍是姜成卓这位采购大员提前与相熟的商贩打好招呼,谈好价钱,中秋节当天一大早,三个吃货骑着小三轮车运回小半车张牙舞爪的大个螃蟹來。

    安然看得傻眼,今年比去年又多买了这么老些,这几个家伙也忒狠了,他们这是想吃到什么时候去?

    江杰云不在意的摆摆手,“怕什么,反正卓子已经跟那个商贩学了招窍门,起码可以维持它们一个礼拜不死。慢慢吃呗。再说,这么点东西,两顿也就都消灭了。”

    好吧,是她多虑了!

    新鲜的螃蟹怎么吃都是好的。

    最简单的吃法,就是什么都不放,直接上锅去蒸。甚至连调料都不必蘸,螃蟹本身的至鲜至美的味道就顶得上一切的调料了。

    不过,蘸上调料又是一种味道。调料的调配也比较有讲究,安然做的酱汁是从一本旧食谱上学來的,吃过的人都赞味道好,其实配料并不复杂,所特别的不过是在酱汁里多加一点酒而已,既可去腥,又可提味。

    家里人都能吃辣,香辣蟹是必须要吃的。

    先给螃蟹们喝些白酒,让它们醉上一醉。至于接下來大解八块的活就不归安然负责了,那等粗活一向是三只吃货的活计。

    她只管点火放油,把花椒,干辣椒丢进去,暴出辣香味,加入助手们切好收拾利整的葱姜和蟹块,再添上些料酒,糖醋,适量的盐,掌握好火候,神气活现的翻炒几下,大喊一声出锅,旁边立刻就忙不迭的伸过三双手來,一双手把她往旁边一拎,另两双手争先恐后的把麻辣鲜香的蟹块盛进盆里,当然,这三双手也不会忘了在香辣蟹正式上桌前先往自己的嘴里塞上那么一两块。

    安然也只來得及叫上一声,你们先垫垫肚子再吃,螃蟹性寒,小心拉肚子,胃疼!

    还沒等她说完,三个家伙已经三两下的啃进去一大块了。

    吃蟹绝对是个技术活。

    在这一点上,某大厨跟三个吃货的差距决不是一点两点三四点。

    三个吃货却对她的这个说法很不认同,并纠正她道,“NO,NO,你说错了,吃蟹绝不是个件技术活,而一项艺术,懂吗?”

    好吧,艺术就艺术吧,只要不用她自己动手,让她说什么都行!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