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军火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九章 军备竞争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年代,几乎停滞了十年的全球军火研发忽然在一夜之间火热起来,难道是各国政府凑巧在同一时刻发现这个地球实际上并不安全?

    出口遭受重创的日本,顺利地在美国人那里贷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美元贷款,从而几乎是一个飞跃般的更新了自己的工业生产能力。嗯,日本人主要提升的是军事工业体系。

    德国人也是如此。法国人从德国撤军了。重新起步的德国人,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找人贷款,美国人马上就贴了上去。

    现在的美国,在那些财团的秘密金库内,大概有着堆积如山的还泛着油墨清香的美元新钞。不能直接扔进自己国内,否则就麻烦了,但是扔到国外去,然后别人挥舞着美元向美国订购一切物资,刺激国内的生产,却是一个非常美妙的作法。

    最让北方军政府胆战心惊的是,居然有二万多家美国企业冲进了被称为邪恶国度的苏联,堂而皇之地做起了一切可以赚钱的生意。这是秘密在苏联国内收集苏德军事技术合作的暗探们,一脸不可思议地看见的。

    苏联的工业体系在美国人的帮助下,磕磕碰碰地建立起来了。苏联人的军事技术,也在德国人的合作当中,非常有效地得到了迅速发展。

    只是有意无意之间,苏联人的工业体系几乎全部偏向了重工业,轻工业不仅是少得可怜,甚至还不如重工业的零头。

    不仅是苏联的工业体系貌似出现了扭曲,就连日本也是如此。日本的军事工业体系,虽然也形成了较大规模,但居然是以手工作坊作为整个工业体系的基础,这实在太让人难以想象了。

    而德国,却被引向了另外一条路,精益求精的产业体系,带来的不是更大更多的生产量,而是勉强够用的精品产能。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有着大本营军火车间的存在,北方军政府或许也会走上苏联的这种不顾一切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产业体系。

    借着庞大的美元贷款,德国人购买了英国佬的维克斯坦克,悄悄运到苏联,搞起来联合研制新型坦克。同样借着足够的美元贷款,日本人不仅购买了法国人的纽堡21战斗机,还突发奇想,认为未来有可能要对北方军控制的中国腹地发动超远程空袭,脑子一热就决定要搞一种作战航程达到2000千米的重型轰炸机。

    收到订单的三菱公司根本没有研制这种超级飞机的能力,只好从德国购买了去年刚研制的容克斯 G.38 客机,进行修改后拿来糊弄日本军部。容克斯 G.38 客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陆上飞机,四引擎,航程达到3460千米,能够搭载34名乘客与7名机组人员。

    结果日本人的假想敌北方军还没来得急反应,和日本人眉来眼去的苏联人却大受刺激了,立即挤出一部分美元贷款,准备开工研制航程也超过2000千米的TB-3重型轰炸机。

    装备上开始落伍的北方军,终于急了。

    

    

    

    &nnsp;


    7

    0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