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军火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 船帮来了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每天十发实弹射击的命令还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

    撒了一大批赏银后,陈安借机建立了北字营军功赏罚制度。同时又提拔三十名战绩突出的士兵为副头目,不仅饷银增加了半两银子,而且明确,当满一年副头目,且又学会基本识字的,将选拔入第三期武备学堂,准备充当来年新兵的士官生。

    后来,也就形成了规矩,只有服役满一年以上,而且学会基本识字的优秀士兵才能进入士官生队伍参加预备军官培训。

    重新招收的第二批三百三十名新兵也开始投入训练。有了副头目,只要不是有演习和任务,所有士官生都被抽回来继续学习,带着第二批新兵进行操练。一切兵员补充事项,陈安规定纳入北字营大营统一安排。

    林玉山任职的左营,被安排到了哈南寨,牢牢控制西北方向的交通枢纽。

    随着两批士兵的招募,以及北方工业公司的大量工程逐渐开工,连同家属,至少有上万人手来到了阶州南隅,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碧口码头愈发地忙碌起来,甚至县城里亦繁华了许多。

    众多的工作机会,统一安排食宿的条件,又吸引了许许多多在深山老林中的贫民拖家带口,走进北方工业公司的工人招募地点。由此将碧口、玉垒、县城、陈家庄、哈南寨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江河上下的拥有数千人的大城镇。

    要知道,按照朝廷的惯例,只要是两千人以上住户就可以称为镇了,不少小县城亦只有二三千人,如果有上万住户则是府城才有的规模。

    陈安下一个盯住的目标是白龙江的中游临江,只要在那里安插进了部队,整个阶州南隅就完全掌控在他的手上了。

    可是就这么上万人涌入,就已经让阶州的粮价发生了巨大波动,害的陈安赶紧从四川调来大笔粮食才平息下去,否则马上就会有人弹劾陈安罔顾民生了。

    陈安一面马上购买当地大量田地山林,组织人手垦荒,一面又多次联系彭道台,看看能否在兰州买到足够的田地,利用北方工业公司的名义建设农垦公司,主动开始屯粮。

    彭道台的答复很是奇妙,“官绅农场众多,公司农垦到未听闻。”

    北方工业公司明目上的总办是波兰人科瓦尔,彭英甲亦不敢轻易开口同意外国人屯垦中国土地,政治风险实在太大。

    心领神会的陈安,马上用自己的名义购买了大批土地,派出陈家庄大量人手担任管事,积极开始屯田储量了。

    反正上海方面的交易也快了,现在无论签了多少白条,陈安都毫不在意,一律注明先付定金,三月交割后全额付款。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