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清神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8章 候补官的笑话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房间里炸开锅,抱怨在新武堂就像一匹战马被套上马鞍、马嚼子,连动也不能乱动,但他们现在沒有贪污、受贿、腐化、散漫、堕落等情况发生,对于李国楼下发的《整训令》也沒有感觉被束缚住手脚。原本就这样,将來继续保持即可。说了一番牢骚话,便三人成行,迈着整齐的步伐离开房间,挺胸凸肚的去吃大餐了。

    晚宴摆了七桌,满盘子满碗,好酒好菜,招待李鸿章等人以及新武堂的校官。李鸿章地位尊崇,上來向大家敬了三杯酒,接下來别人敬他,便浅尝一口,开始大哙畅饮。

    那个鼻梁骨被李国楼打断的张佩纶也來到宴会上喝酒,脸上还绑着纱布,看上去颇为滑稽。李国楼三次起身,走过去,向张佩纶敬酒,自罚三碗酒,一口闷掉,表示十二万分歉意。张佩纶嘴上说,练武比试这点小伤无所谓,并沒有责怪李国楼,但心里已经埋下怨恨的种子。

    军人年轻火力壮,都是大肚汉,端上來的肉食,都是用铜盆盛食,一道菜上來,沒有人会客气,沒教养的就撕扯、抢夺。坐在主桌上的人还好,讲究礼仪尊荣,慢悠悠的动作,沒有哪个人穷凶恶极的夺食。

    李国楼看见邻桌闹得实在不像样,便道:“巴特尔,忘记说过什么了吗?五分饱就可以了嘛。”

    满嘴流油的巴特尔听见李国楼说他,急忙停止争抢食物,像模像样的擦拭大嘴巴,减慢吃食的速度,解释道:“学政大人,新武堂太苦了,平时只见一点肉末,哪有机会大吃大喝啊。”

    校官们附和巴特尔的话,都在抱怨新武堂吃得差,日子过得苦。李国楼极为不满,放下筷子,朗声道:“你们尽是胡扯,能苦到哪里去,饿到过谁啊。老百姓逢年过节才有肉吃,你们天天有肉吃,还说苦。那打仗的时候吃锅盔怎么办?巴特尔你忘记在草原里啃草根的日子了吗?新武堂把你们养刁了。以后每个星期吃一顿红薯窝窝头,让你们忆苦思甜,知道老百姓在吃什么。生于斯,长于斯,人不能忘本。”

    全场的校官被李国楼驳斥得哑口无言,场面上颇为尴尬。刘铭传长身而起,高举酒杯道:“学政大人也是为了你们好,來!我们为学政大人在接下來的拳击赛上有出色的表现,向他致敬。”

    “向学政大人致敬!向学政大人学习!”满场的人举杯向李国楼表示敬意,军人一往无前的气势尽显。

    这下李国楼脸色尴尬了,打矮小的国人,他在身材力量上面还是占尽优势。打人猿泰山,他处于下风,变成矮小的弱者,自信心降到零度。无奈的端起海碗,冠冕堂皇的话,脱口而出:“诸君,你们放心吧,我已有马革裹尸还的决心,在拳击台上为祖国挣得荣耀,希望诸君多多捧场。喔咯咯······”

    大家心里亮堂得像明镜一样,校官们早就分析过了,沒有揭破李国楼的谎言。反正李国楼早就说过了,在战场上输几次不要紧,赢得关键性的战役才是赢家,现在还沒有到决战的时刻,韬光养略,做缩头乌龟,继续隐忍。

    李国楼斜睨身边的刘铭传,肚子里腹诽:刘六麻子,有你好瞧的,等有机会揭破你私盐贩子的真面目,还自诩是忠君爱国的义士,就是一名走私分子,黑社会老大,社会败类!

    李国楼吃了闷亏,不去管邻桌的人胡闹,自顾自的吃菜,他喝了几碗黄汤,人已经晕晕乎乎,微微有些醉意。但因为他來到新武堂之后,以正人君子的形象示人,说出來的话,以及所做的事,都分外严格,近乎于苛刻,甚至刻薄。所以校官们看见他都有点怕,连那些他过去的家丁,也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去向他敬酒,就怕他翻脸,沒有人向他敬酒。这让李国楼慢慢缓过劲來,沒有喝醉,依然端坐在靠背椅子上,神情严峻的注视着酒宴上的一举一动。

    酒宴上的气氛在刘铭传的带动下开始好转,热气腾腾的佳肴端上,便是一阵鼓噪,大家轮番互相敬酒,以向刘铭传以及师爷许钤敬酒居多。

    刘铭传酒量好,來者不拒,吃得畅快淋漓,喝得尽兴。在他的带动下,每一桌的人变得松弛,咋咋呼呼的叫嚷,不在乎官位大小,勾肩搭背的称兄道弟。

    许钤地位尊崇,有三品道台的官帽,在座的人除了李鸿章,就属他最大,所以官员们轮番向他敬酒。几轮下來,许钤喝高了,舌头变大了,话语也变得无所顾忌。摇头晃脑,放荡无忌的说:“刘佥事,你别捧我了。我自己有几斤几两还不知道嘛,也就遇见了明主,傅相大人,这才有出头之日。候补官算什么?人称灾官,当候补官活受罪,如同受灾一样。候补官平时沒有收入,还要维持相应的体面,雇佣长随、酒食征逐、交际应酬,都是要自掏腰包。所以许许多多候补官穷困不堪,甚至饥寒而死。通天下十八个省,大大小小候补官员数以万人。以江宁为例,各种候补官员:道员三百余人,府、直隶州三百余人,州、县一千四百余人,佐贰杂职二千余人,共计四千余人。而江宁的官缺,合道、府、厅、州、县计之才不满五十缺,二者的比例为八十比一。时人讥讽为‘过江名士多于鲫,官吏多如蚁。’哎······”

    刘铭传撩起衣袖吃食,大声嚷嚷道:“对啊,江湖人称:**多,驴子多,候补道多。”

    众人想笑却不敢笑,好多人深有体会,他们也是候补官员。像李鸿章身边的幕僚、副官戈什哈都是这种性质的候补文官、候补武官,跟随一个好主子,还有盼头,总有机会外放做官的。外面世界的候补官员,就沒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很多候补官员饥寒交迫,冻殍而死。

    李国楼手持酒杯,感慨道:“曾经捐过户部郎中的大名士李慈铭,在京师保安寺街居住时写过一副对联,感叹补缺之慢,曰:保安寺街,藏书十万卷;户部员外,补阙一千年。有一次我和榜眼谭宗浚路过保安寺街,他还专门作补缺诗云:‘部复朝來已到司,十年得缺岂嫌迟。’十年能补缺就不算迟了,大清候补官多如牛毛呀。”

    许钤听见李国楼卖弄知识,颇有惺惺相惜之感,点头道:“是啊我就亲身经历过一件有趣的事,说來让你们一乐。某年元旦,开封府文武官员齐聚抚署贺岁,巡抚以对联求对,曰:‘开封府开印大吉,封印大吉。’一名候补知县对曰:‘候补县候缺无期,补缺无期。’这就是我们大清候补官员的真实写照啊。”

    刘铭传听见许钤和李国楼在文绉绉一唱一和,眼珠子一转,哈哈一笑道:“我也來凑个热闹,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