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鬼谷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养生第(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生受于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而知之者①。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

    者,以类知之②。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③。知类在窍④。有所疑惑,通于心术;术必有不

    通⑤。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⑥。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

    神其一长也⑦。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

    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⑧。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产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

    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⑨。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⑩。

    【注疏】

    ①生:通m生"。真人:道教所推崇的修炼得道的理想人物。《淮南子?本经训》:"莫生

    莫死,莫虚莫盈,是谓真人。"《庄子》称老子为"古之博大真人"。唐玄宗封庄子、列子、

    文子、亢仓子为道教的四大真人。知之:了解道,掌握道。道藏本注:"凡此皆受之于天,

    不亏其素,故日真人。真人者,体同于天,故日与天为一也。"

    ②内修炼:即修身养性。类:类别,类推。道藏本注:"内修炼,谓假学而知之也。然

    圣人虽圣,犹假学而知,假学即非自然,故日以类知之也。"③人与生:人的肉体与生命。

    道藏本注:"言人相与生在天地之间,其得一也。既出之后,随物而化,故有不同也。

    ④知类在窍:通过感官了解事物。类:事类,事物。道藏本注:"窍,孔窍也。言知之

    事类,在于九窍。"

    ⑤通于心术:通过心的思考而运用道术判断。术必有不通:根据前后文及道藏本注释,

    应该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道藏本注:"然窍之所疑,必与术相通。若乃心无其术(术),

    必不通也。"

    ⑥舍神:使精神得到归宿,保持镇静与专一。道藏本注:"心术能通,五气自养。故养

    五气者,务令来归舍。神既来舍,自然随理而化也。"

    ⑦化有五气:由五气变化产生。一长:统一管理。道藏本注:"言能化者,在于全五气。

    神其一长者,言能齐一志思而君长之。"

    ⑧静和;宁静平和。四边威势:向四方发出威势。道藏本注:"神既一长,故能静和而

    养气;气既养,德必和焉。四者,志、思、神、德也。四者能不衰,则四边威势力无有不为

    常存而舍之,则神道变化自归于身。神化归身,可谓真人。"

    ⑨同天合道:跟天与道合~。执一:即坚守自然之道。《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

    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以盈;万物得....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道藏本注:"一者,元为也。畜真人养产万类,怀抱天心,施德养育.皆以无为为之。故日

    执一而产养万类。至于志意、思虑、运行威势,莫非自然循理而动、故目无为以包也。"

    ⑩士者:指游说之士。道藏本注:"然通达此道,其唯善为士乎?既能盛神.然后乃可养志。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