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争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0章 变节奏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完颜阿骨打的话可是一言既出在座皆惊,在眼下的这个时代辽朝应算是第一大国,别说夺过燕云之地这么多年大宋都没办法要回来,就算是高丽,西夏这些与辽相接之地,都要乖乖的称臣.至于宋朝那就更别说了,每年还要给辽朝二十万银子做为名义上的岁赐。一个小小的完颜部落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在别人看来那还不是蚂蚁伸腿绊大象的事?

    王旁却不这么想,在他看来完颜阿骨打取代辽国不是不可能,只是时间早晚的事。为什么不将计划提前?趁着自己还能把控的时候,那样大宋就不会被金兵侵入,那样也许五朝联邦各自为政发展起来会不一样?那样,也许王旁就会一早完成大天下的心中的宏图。

    “有骨气!哈哈哈”阿里骨洪亮的笑声打断了王旁的思路。

    “这怎么可能?”

    “这小子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喝酒喝多了胡吹呢吧?!”底下坐着的人小声议论起来。

    “这小子有点意思,看来三弟和大哥对联邦的大计都已经商定好了,那也算我一份。只不过口说无凭,这大天下的规矩不能你我说定就可以的了吧?”阿里骨笑呵呵的看着王旁。

    “这样当然不可以,到时候我会将各邦君主聚到一起共同签署条约?”

    下面又传来一阵议论之声“王爷喝多了吧?”

    “我看不像。”

    “这各邦的君主怎么可能聚在一起?难道不怕出什么乱子吗?”

    阿里骨心里也衡量着,王旁这是要做什么,他端起酒杯眼睛看着王旁:“兄弟,这话可有点大啊?!”

    “二哥,先说如果有这事,你敢不敢去?”

    “有什么不敢?我也正想念大哥,就算别人不去我也会去啊!”

    “这不就行了?”

    “那你这群龙聚首的事,打算什么时候进行?别跟上次似的,让我一等十多年啊?”阿里骨口中说的上次,自然是指夭折的邕州几国边贸之谈。

    王旁一笑:“用不了十年,我回去之后边去辽朝,如果耶律洪基不配合,两年之内就让大哥成为辽朝之主!”

    “霍!你这口气可真够大的!”

    “大么?”王旁反问,反而让阿里骨不知道如何回答。毕竟如今西夏大理王旁都妥帖安排好了,尽管不知道王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如何西夏和宋朝加上完颜部落同时反辽的话,辽朝三面受敌必然处境十分危险。

    天晚了,所有人都散去,阿里骨的大帐里灯火通明,帐外隐约可见两对面而坐的人边饮边聊,至于聊的什么却没人凑近前去听。

    “三弟有这样的计划,为何不早点对我说?”阿里骨略带埋怨的问这王旁。

    “二哥志向高远,如今又是刚刚登基,我想看清楚二哥的决定再做细说的打算!”

    “这你就见外了,咱们三兄弟意气相投才结拜的,别看你最小,但我和大哥都觉得你最有心思,最能做大事!如今大哥和我所处环境,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做到这个位置想不做都不可能。但当年你失踪的时候,我和大哥曾经说过,若有一日我们为王能用江山换得兄弟你回来我们都愿意做啊!”

    王旁听的眼圈发红,古人义字当头,一个头磕在地上以后就是亲兄弟一般,甚至比亲兄弟还亲。

    “来,我敬二哥一杯!”

    想到当年兄弟别离生死未知,阿里骨也是眼圈一红,一口气喝了杯中酒:“其实你二哥我才没什么出息,不接赞普的班早晚会被欺丁毁了吐蕃,做这个赞普我也是逼出来的,只不过我到没有打天下的决心,我就希望别丢了这地方,让吐蕃人安安稳稳过上太平的日子,所以我要争回河湟。当年我吐蕃拥有河湟之地,人口有约18万之众。当时鞣皮张、纺毛线、织氆氇、擀毛毡、织毛毯、制帐篷、酿美酒、冶铁器、雕银器等,尤善制弓弩刀剑,所制的甲胄,强弩射之不能入。丝绸南路青海古道重新兴旺,吐蕃对过往使者和商人加以保护,青唐东城常有于阗、回纥往来商贩之人数百家居之。如今你再看看,人口不足十万,古道几乎成了荒途,二哥我看着心疼啊!”

    阿里骨说着,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听着他的叙述,王旁眼前也浮现当年兴盛画面,吐蕃富足的景象。

    “是啊二哥,如果没有征战,各自发展现在吐蕃不知道是什么样呢。”

    “怎么可能没征战,王韶为宋君献策平戎策不就是针对吐蕃吗?”阿里骨说的颇为无奈。

    说起王韶来,王旁也是很多感慨,这件事他比谁都清楚,顺了顺思路王旁说道:“二哥你误会王韶了,他平戎策的建议概括起来,就是说,要抵御西夏的侵扰,先须招抚处于西夏以南、河湟一带的吐蕃诸部,从而实现使西夏腹背受敌。王韶在上书中指出,西夏正在连年进攻吐蕃,而吐蕃各部势孤力薄,万一让西夏得手,则对北宋的威胁就更大了。再次,河湟地区,土地肥美,适宜于种植作物,发展农业。如果河湟一旦收复,将对北宋的经济有所裨益,又可加强对西夏的防务能力。宋军所面临两大外患,一是辽朝,二是西夏。而西夏对于北宋的侵扰更加频繁,威胁也更严重。如果王韶提出的目标能够实现。其实王韶所提出的招抚,也和家父的变法有关,当时我是支持王韶的。那样可以改变宋朝的处境,而且对吐蕃也没有坏处。只不过到后来事情变了样,宋君过于急功近利,才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话是这么说,都是那皇帝不好,害了三弟不说,还委屈了王公,更搅合的我吐蕃不宁。现在我听你三弟你的,我猜你一定已经有了办法!”

    “二哥,你的想法我清楚了,不过我的想法现在还有一点困难。”

    “困难?什么事能难倒三弟你?”

    “其实我这计划虽然大,实施起来都不算难,大理,西夏,吐蕃都可以助我。就连辽朝我也没放在眼中,因为有大哥坐镇,我眼见了女真的实力。唯独让我觉得有难度的反而是宋朝。中原之地之迂腐根深蒂固,能否接受这一计划都是问题。别看我是宋朝人,但也许我最了解的就是它。说服宋君接受联邦恐怕是最难的一件事!”

    “所以,三弟你把这件事放在最后去做?难不成跟那完颜阿骨打一样,听话则以不听话就打?”

    “打与不打,只在一念之间,说心里话,虽然咱们是一家人,我也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