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让他们先休息。
待他安顿好了,回來便对王旁说到:“王侍郎一路辛苦,我估计皇上要过一会才回來,不如我陪王侍郎稍坐一会!”
王旁虽然也饿,但是有耶律良人看着自己吃饭,多少有点变扭,他笑笑说到:“不如良人总管陪我一起吃点聊会儿!”
耶律良人倒是很爽快:“好,王侍郎看的起在下,那我就陪王侍郎喝点,一起等皇上回來。”说着他坐到王旁对面
这下王旁舒服多了,他边吃边聊一边还观察着耶律良人。不知道这耶律良人能不能做自己的传话人呢?这个人能否真的像耶律宏基说的那样忠心耿耿么?
王旁有这个想法,得从耶律洪基和李谅祚的比较说起:李谅祚初做君王,又缺少名师指点,对王旁所能体察的西夏情况会是崇拜;而耶律洪基是个比较成熟的君王,虽然自己暂时救了辽他,但他如果事后想到自己在辽国有内线,难免不对自己心生警惕。不如试探一下耶律良人,是否真的是忠心之人。有些事还是让皇上身边的人去办比较好。
王旁想罢,此时他也吃的差不多了,他向耶律良人说到:“此番我來辽国,受益匪浅,前段时间在天王寺遇到一位高僧,学识渊博,令在下钦佩。”
耶律良人曾经也是天王寺的僧人,见王旁提起天王寺,不由的问道:“王侍郎所说,是否是契嵩大师?”
王旁点头笑道:“正是。”他说完看着耶律良人的神情。
耶律良人微笑着说到:“契嵩大师是位得道高僧,他精通佛学佛法精深,修行定力也是令我望尘莫及的。”
耶律良人说很的坦然,王旁又试探的问道:“莫非良人总管与契嵩大师熟识?”
这让耶律良人想起一段往事,这件事让他有些惭愧,他面带愧意的说道:“不瞒王侍郎说,我本应跟着大使一起好好修行佛法,但因为定力不足,难戒心中嗔念,做了错事。幸好得到师父的宽恕,先皇的眷顾,因此一直留在了先皇和当今皇上的身边。惭愧,惭愧!”
王旁点点头,耶律良人倒是个诚实之人,他对和耶律良人见面这几次的事印象很深,一是这个良人总管任何时候都是温婉谦和,丝毫看不出來自恃皇上的宠信而娇纵;二是,当日燕王妃对王旁举止轻薄,耶律良人恭敬规劝,而事后却不多说少道。
王旁想到一件事有些奇怪:那天他第一次看见耶律撒刺竹,当时耶律良人好像有点怕耶律撒刺竹。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