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再过一两月就到了西夏的青盐产盐的旺季,加上现今几个月来西夏的青盐积压,相信用不了多久,西夏就扛不住了。”
薛向心中暗暗佩服王旁,举杯说到:“这事怎么能谢我,我应该谢王公子,教了我这“高抛低吸”才让漕盐的库存一直稳定。”
王旁心中好笑,这高抛低吸也不是自己发明的,不过用到九百年前的宋朝还是挺管用。“这不算什么,要说还是薛大人控制的好。我义父总是在我面前夸大人理财有方。”王旁谦虚的说到。
薛向哈哈大笑:“能够得到包大人认可,在下可是荣幸。”说完一饮而尽。再次倒上杯中酒,薛向问道:“眼下西夏人可能已经急红了眼,王侍郎不怕他们再举兵犯境么?”
对于薛向提的问题,王旁不是没想过,但是西夏有内应,贺行远的几个徒弟也就是武龄的师兄们,随时将西夏兴庆府和周边的民情,物资价格想办法告诉王旁;就连武龄的堂兄武苏也将听到西夏官场的事,捎信递给王旁。
王旁从这些消息中得到讯息则是,西夏民心不稳。对于李谅祚的朝廷,更是各种势力错综复杂的矛盾,这矛盾不简单是党项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现在西夏朝中各自为了自己的势力扩大范围,谁也不想带兵出去打仗。
得到以上信息王旁更加有信心,他那磁性的声音,带着无法抗拒的威慑力说到:“他敢?!种大人已经在边界放风,只要边界异动,不仅优待降兵降民,还会给予安置。”
薛向听了“啊!”有感叹,也有惊异。他素知王旁有勇有谋,现在王旁在军事用兵上,配合这次商盐之争,做下这些伏笔,更是让薛向对这年轻人刮目相看。“来,我更要敬王侍郎一杯!”薛向说完举杯再次一饮而尽。
王旁倒上第三杯问道:“不知道薛大人今日带酒前来,可是有好消息。”
薛向一笑:“我本来是有好消息,听说西夏已经派了使者再到宋国,但是看来已经在王侍郎的运筹帷幄之中,哈哈,想不到原以为这三司只管国家财经大计,竟不知道一盐一计算,竟能不战屈人之兵。来,王侍郎,今日你我尽情畅饮。”说罢再次一饮而尽,这酒喝的薛向心中很是痛快。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