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跟我说!”
“我这就出來,这就出來!”兵油子酒井高明举着双手催动坐骑,缓缓向张松龄靠近。当双方之间的距离缩短到三百米上下时,他无论如何都不肯继续向前了。拉紧战马的缰绳,赔着笑脸说道:“张先生的枪法厉害,但毕竟只有一个人。我们这边却有十二条枪……”
一听这话,张松龄就勃然大怒。竖起眼睛,厉声打断,“那又怎么样,有本事你们就别躲那么远!”
“不要误会,不要误会!”酒井高明吓得连连摆手,“我不是那个意思,我不是劝张先生投降。我是想说,咱们能不能和平共处一段时间?你不要试图杀死我们,我们也不试图偷袭你!咱们就像白天时一样,各走各的,就当谁都沒发现谁!”
“你说什么?”张松龄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从七七事变开始到现在,他前前后后也算见过不少鬼子了。但是从沒有一个鬼子,象眼前这位酒井高明一样另类。居然想跟他合伙唱一场双簧,虽然在几个小时之前,张松龄还在此人的眼皮底下,击杀了此人的顶头上司。
大约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提议足够“大胆”,酒井高明红着脸,将声音压得极低,“张先生冒险狙击我们,是为了拖延时间,给游击队创造转移机会。我们追杀张先生,是为了向上头交差,避免成为他的出气筒。如今你我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沒必要非得,非得拼个鱼死网破。不如,不如…….”
“不如各走各的,谁也不招惹谁!”张松龄终于理解了对方的古怪思维,瞪圆了眼睛,大声回应。
“对,就是这样!”酒井高明在马背上连连鞠躬,仿佛唯恐张松龄反悔一般,“张先生非常聪明,比我见到的任何中国人都聪明。咱们之间沒必要拼命,真的沒有必要。您只管走您的,我们就在后边跟着,不打扰您做任何事情!等明天中午之后,这个约定就可以结束。”
“然后呢?”张松龄从沒做过这种交易,皱着眉头追问。
“然后,当然是各奔东西!”酒井高明毫不犹豫地给出答案。看了看张松龄迷惑的表情,赶紧又笑着补充,“如果张先生肯跟我交个朋友的话,酒井会觉得非常荣幸。咱们两个可以悄悄的交往,你有什么急需的东西,可以找我帮忙买。我有什么需求,也可以拜托张先生。互利互惠,谁也不欺骗谁,谁也不欺骗谁!”(注1)
注1:并非所有鬼子兵都受了武士道精神的熏陶。在侵华日军当中,特别是日军的地方留守部队里头,还有很多不愿意打仗的兵油子。抗战初期,这些兵油子的表现还不太大胆。到了1943年之后,随着对战争结果的悲观失望,很多兵油子公然开始与八路军游击队勾搭,用武器弹药换猪肉、蔬菜來改善伙食。他们的上司发现后,怕挨自己人的冷枪,也不敢深究。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