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比我还要了解。不禁叫我有些吃惊,便问道。“夫人曾经也去过蒙古吗?”
她抿了一口茶,笑着摇摇头。“不曾去过的,倒是很向往。我曾有一位闺中密友,远嫁去了蒙古。她走后,我很是想念,便想知道她所生活的地方有怎样的风土民情。便常翻一些写蒙古民情的书来看。”
“还市场拉着我求我讲蒙古风情。一说便是一夜,不眠不休的。我现下还在纳闷,你那闺中的姊妹到底是哪一个,叫你这般挂心。”随着一阵低沉悦耳的声音。伴随着一阵脚步声传来。一个穿了玄色滚边长袍,身子倾长的男子走了进来。很自然的坐在了顾夫人身边,对我微笑喊了颔首,算是见礼。我猜大概是顾侯。
顾夫人扭过头瞪他,“侯爷真是越发的出息了,连女人家说些贴己话都要插嘴呢。不在前面爷们处吃茶对弈。来后宅做什么?”
“瑾之多少年不来一次,横竖不是外人。我亲自来请你们去花厅吃酒啊。”顾侯回答的很自然,伸手便拿了顾夫人方才放在桌上喝了一半的茶,一饮而尽。“原就叫人催了几次,你们偏有说不完的话。女婿不敢亲自来,我便托大亲自来请了。”
说着便对我做揖,“倘若冒犯公主,还请公主海涵。”
我笑道,“顾侯客气,我们蒙古男女不设大防,不似你们这般规矩多。”
顾侯笑道,“如此甚好,请夫人们都移步去前院吧。”
一众人都笑着起身,顾侯挽着顾夫人的手,似乎生怕她摔倒一样小心翼翼。反倒是叫她有些不好意思,嗔怪的瞪他几眼。我猜是觉得在我面前觉得唐突,可顾侯却不管她,只一味的揽着她,还打趣道,“公主不知道,我这媳妇子大自打上了年纪,腿脚便多有不便。倒不如我这个比她大许多的老头子。”
顾夫人气的锤他,两人说笑着走了。
那样相濡以沫的幸福,叫我看着一阵眼热。不知道他们年轻时是否也曾有过热烈的爱情,不知道倘若瑾之娶了林姝,此时是不是也是这样幸福。
席间瑾之一直很沉默,顾夫人却似乎对他胸前的银瓶子很感兴趣。一直不住打量。
我低声对她道,“那银瓶是荣国公送的,不知是什么宝贝,自打得了瑾之便没摘下来。”
听到这,她身体微微一颤。继而问道,“我们的太子爷,可是成了贵邦的驸马?”
我笑而不答,我总觉得顾夫人看瑾之的眼神很复杂。虽同看顾侯那种情意绵绵不同,却也绝对不只是普通朋友而已。我猜,既然她那么像林姝,瑾之大抵是追求过她的吧。
她垂了眼眸,嘴角竟是荡起一丝笑意来。满是温柔,满是安心。
我看不懂那样的笑容,却在她眼底看见了晦涩。
整个席间瑾之没有和她说过一句话,他们也从不曾对视过一眼。我想,或许我多想了。
自那次从中原回来之后,二十年我们再没去过一次。
直到瑾之弥留之际,我才知道,那银瓶中的是林姝的骨灰。曾经殷熙平日日夜夜待在身边,死后交到瑾之手中。我不知他们是有怎样的爱恨情仇,却明白,到最后他们彼此都不在又恨。
瑾之说,要我一定要将他和薛铭的骨灰葬在一起。
我除了答应,还能做什么呢?终于,他们能够在一起了,而后还要继续守着这长久的孤寂。
因为我不曾嫁人,更不曾有子嗣。大汗终究是不忍心我如此的,便将自己最小的女儿放在我身边教养。
那是个极漂亮懂事的孩子,她的母亲也是中原的公主。
在她刚刚情窦初开的时候,曾问过我,“姑祖母,你有喜欢的人吗?”
“当然有。”我搂着她,坐在河边,看着远处的羊群。
“那你们为什么没有在一起?‘她仰着小脸,很是不解。
我和她讲了我和瑾之的故事,还有未曾听全国的瑾之和林姝的顾氏。
她听得很认真,最后叹了一口气。道,“要是姑祖母十五岁那年不曾遇见他,现在就可以幸福的生活了。”
我突然觉得眼眶温热,视线渐渐开始模糊。眼前浮现初次见到瑾之的模样。
倘若他不曾和林姝青梅竹马,倘若林姝不曾嫁给殷熙平,倘若我不曾遇见过他,是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很幸福。
====
哎妈呀,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多。
下一个我要写殷熙平和是顾长平的番外呢?纠结了……要不写林姝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