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智霸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蔡府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蔡府虽然叫府,但是也不过就是个大宅院,进了府门曹操就和那些下人熟悉地招呼着,看来这地方他经常来。

    “蔡公刚被大赦回洛阳,深居简出,你是我带来的第一位访客!”曹操一边走还一边给赵成介绍这里的情况。

    看着府里的装点,感觉主人还是很有品位的人。

    房间里的家具虽然简陋,但不失典雅,透着大户人家的气息。

    “孟德来了?这几日可都不得见你,忙什么呢?”一个五十来岁的老者在下人的带领下,出来迎接。

    “蔡公,孟德前日进了宫,得封了典军校尉!”曹操笑着回答。

    “呵呵,那好,武官就好!现在满朝文官都是虚设啊!” 蔡邕感叹道。

    “蔡公,我特意来向你引荐一人!”曹操往赵成这边让了让。

    “哦?这位公子是何许人也?”蔡邕看着赵成问道。

    “他就是我之前提到过的赵成!”曹操介绍道。

    “赵成拜见蔡公!”赵成赶紧上前行礼。

    “哦!这位就是单身一人,劝降张宝的巨鹿赵成啊?果真英雄出少年!”蔡邕笑道。

    赵成的事可是很多件,但是他现在只提这一件,说明他对这一件最为关注。

    “蔡公谬赞了!”赵成谦虚了一下。

    蔡邕把他们请到客厅,上了些酒菜。

    “老夫一直想知道公子是如何劝张宝献城的。”一落座。蔡邕就问道。

    “只以一个‘义’字!”赵成回答道。

    “哦?乱贼之将,居然也能明义?”蔡邕不解地道。

    “鸦知反哺,羊知跪乳,更何况人呢?”赵成笑着说:“张宝虽为贼将,但仍视部将为手足,与孟德和我并无不同!”

    “那公子在入城之前便是有十足把握么?”蔡邕问道。

    “没有,在下只是不忍城内士兵被皇甫将军屠戮,才决定进城的。”赵成实话说了出来。

    “依当时情形,皇甫将军若是破城,定是要处决所有黄巾贼的!”曹操附和道。

    “那公子还是位大仁之人!”蔡邕笑着看向赵成。

    “大仁不敢当!黄巾军虽是反贼,但也是皇上的子民,也是炎黄子孙,都与我们同处一片天地,都有活下来的权利!”赵成说道。

    “哈哈!公子说的好!若是圣上也能这般想,大汉就有救了!”蔡邕大喜道。

    “圣上也只是一人之力,以一人之力,如何救得了大汉?”赵成说出这话,曹操和蔡邕都吃了一惊。

    “那文风贤弟觉得如何才能救大汉于水火?”曹操问道。

    “只有安民,才能救大汉于水火!”赵成讲得兴起,便站了起来。“如今朝廷腐朽,民不聊生,即便没有内臣把持朝政,大汉也危在旦夕。”

    看到曹操和蔡邕都点头,赵成继续道:“想要复兴汉室,要彻底改革赋税,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此一来,民富,国便强了。”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子真雄才也!”蔡邕听了赵成的解说,朝赵成称赞道。

    “只可惜如今宦官当权,英雄无用武之地啊!”曹操叹道。

    “有尔等少年英雄在,乱臣命不久矣!”说完蔡邕敬了赵成和曹操一杯。

    为了避免隔墙有耳,他们三个也不再讨论刚才的问题。

    “贤弟可知皇上要封你何职么?”曹操问。

    “孟德兄今日说略知一二,还请赐教!”赵成记起曹操早上说的话来。

    “皇上既然封了弟妹为公主,你自然稳握侯爵。近日太常卿刘焉上表请设州牧,由皇亲领各州之事。你德才兼备,又已是皇亲,冀州牧非你莫属!”

    曹操说的比赵成意料之中的相差非常大啊!赵成觉得顶多领个太守就不得了了。

    “设州牧之计确实可行,如今黄巾之乱未宁,各州均需防范,以皇亲统领各州,可以避免宦官权倾天下。是个权宜之计!”蔡邕评价道。

    “我少未经事,又是刚立新功,恐怕难以服众,这冀州牧定然不是我!”赵成推测道。

    “公子所言有理,渤海袁绍四世三公,是名门望族,又久立冀州,这冀州牧或许是他。”蔡邕也赞同赵成的看法。

    “袁绍已封为西园八校尉之首,以虎贲中郎将,领司隶校尉之职,哪还能去做冀州牧?”曹操把袁绍不能做冀州牧的原因说了出来。

    怪不得他今天说要等袁绍来,原来袁绍已经被封为司隶校尉了。

    洛阳所在的州称为司隶州,司隶校尉就等于是京城防务总司令!那可有的是兵了!

    “看来此次黄巾之乱,着实让皇上担心得很呀!”蔡邕说道。

    “何止皇上,十常侍都担心得要命!不然怎会同意让本初担任司隶校尉呢?”曹操笑着说。

    又喝了几杯酒,曹操看了赵成一眼,笑着朝蔡邕说道:“文风贤弟不但善于领兵治世,还颇通琴意,蔡公何不请昭姬妹妹出来为我们弹奏一曲?”

    这下赵成会意地朝曹操丢了个赞许的眼神,本来他们就是要来看人家姑娘的。

    “是么?赵公子还善操琴?”蔡邕感觉非常意外。

    “在下并不会操琴,只是稍能会些琴音而已。”赵成赶紧纠正道。

    “哦!那也是难得啊,正所谓知音难求嘛!若不是因为知音,世间哪有《高山流水》呢?”蔡邕说完,吩咐了下人去请他女儿来。

    赵成自然是拭目以待了!

    没过多久,一个持琴少女从厅外翩翩而来,赵成看那神态就知道一定是个美女!

    她穿了身粉红绸衣,低着头,轻轻地走过来。

    “父亲大人!”她屈身行礼的时候姿势非常优雅。

    “嗯,这位赵公子颇通琴音,想来听听你的琴,你就为我们弹奏两曲吧!”蔡邕吩咐道。

    “是!父亲!”她先朝蔡邕行了礼,然后微微抬头看了看赵成。

    就在她抬头的那一下,赵成看到了非常清丽的一张脸,那是一张不需要粉饰的娇美面容,迷人的就是那双清澈的大眼。

    还有她的不动容,让你深刻明白什么叫“静若处子”。

    她的手修长而柔美,光是那十根手指,都够你欣赏半天。还有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