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草根警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四章 风波前夕(一)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钱二毛颐指气使的工人们,不再那么温驯。他们在交流,在谋划。溪流渐渐地汇集成了大河,唯一欠缺的,只是需要有人振臂一呼,方才会出现万马奔腾的情景。大家的目光,都盯在了卢雨生的身上。

    说实话,卢雨生并不热衷于挑头反抗张跃进和钱二毛。他也知道,这台戏不好唱。张跃进和钱二毛他们都是一些心狠手辣的家伙。更重要的问題,是他们背后的那棵大树,不会轻易能够放弃对张跃进的支持的。民不与官斗,这是传了多少代的老话,也早已经被各种史实反复进行了证实。自己这么一个穷工人,又拿什么去与县长大人掰手腕呀。再说,凭自己的技术到那儿都会有饭吃,儿子媳妇的工作,也能一并得到解决。

    可是一家三代对机床厂的感情,很难用利益划拨得清楚。在父亲的支持下,卢雨生当上了请愿的召集人。为了2000多工人的饭碗,卢雨生豁了出去。他带着几个召集人商定了集中请愿的方式和目标。总的原则就是通过反应问題,用温和的手段來解决问題,一是书面反映情况,将请愿书用挂号信送达各级领导;二是文明上访,在书面上访无效的情况下,组织工友到县政府办公楼两侧静坐,用标语來表达诉求;三是邀请新闻记者进行现场采访,散发反映机床厂真实演变情况和工人面临窘境的打印件。总之,一切行动必须听从指挥,任何人不得在言论上攻击政府,不得侮辱人格,不得使用暴力。应该说卢雨生也是一个有理智的人,再三劝告大家,不能越轨,不能使请愿活动变得不可收拾。

    半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国家的各级权力机关都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能,都在15个有效工作日内,及时处置了工人的上访信件。结论基本都是一样,加上几行批示和一枚公章,原封不动地被发送到了宁北县信访局。指示的内容,也都惊人的一致。都是要求妥善解决问題,切实保证稳定。这些被批转下來的信件,都到了沈全瑞的手中。新上任的局长王大力,对这些信访件连看都不看一眼。他的算盘打得很精,自己又不傻,这种牵扯到张老板、张常委的事,自己可不会去主动惹火烧身。

    这么一來,沈副局长就担负起了处理这些上访信件的任务。每天早晨一上班,老沈就捧着一大捧信件,到处去寻找能够接受的部门。只是他的辛劳,沒有任何作用。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徒劳无功。发改委说这是国土部门的事,国土局说是建设局的事,建设局说是城关镇镇政府的事。老沈跑了一大圈,谁也不肯接受。理由都是十足,让老沈感觉到所有的部门都有不管的道理。

    到了这么一个样子,他也不知道找谁才好。将信访件压在自己手上,肯定不行。既对不起那些工人兄弟,将來万一闹出事來,这个责任谁也承受不了。上面那些人做事不出力,推卸起责任來倒是很有本领。那么,让我去找谁哩?老沈在内心之中问自己。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