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森森的目光已经说:他明白自己正被敲诈。“一百两黄金吗?”他阴沉的语气让金舜英不寒而颤。伴随这个疑问,还有他的一声冷哼。
金舜英忽然觉得,她把话说过头了,她的小命在自己眼里并不是儿戏。假使拿了这人的黄金,他没准真会把她的性命当玩具。她的气势顿减,但若让步,反而显得她更像是故意讹诈。她松开他的衣襟,故作大度地说:“我看尊驾气势不凡,像是一言九鼎的人。倘若尊驾手头不大方便,先拿个五十两出来,留张欠条也可以。”
男子嘴角微微挑起,斜眼看了看悦仙楼外越聚越多的人群,向他的侍从们简短地说:“给她。”他痛快得让砚君更加亏心,想要出声阻拦他,又被金舜英狠掐了一把。
当下他的随从们各掏腰包,凑了三两、五两、十两各种分量的一大堆金条。金舜英犹豫一刹,终究抵不住金光在她眼里左右闪烁。她提起衣角,翻手如飞,将那些金条从他们掌中划拉到自己衣襟里。
“借条晚些时候给你。”男子说完,带着他那群跟班浩浩荡荡地走了。
砚君舒了口气,大睁着眼睛看金舜英,“你知道那是什么人?连楚狄赫人的黄金,你也敢明抢?”在她看来,金舜英这番敲诈与明抢没有差别。
“楚狄赫人也没什么好怕的。”金舜英与其说是宽慰砚君,不如说是给自己壮胆。
砚君微微抬眼,看见楼外仍有大量民众围观,顿觉没有地缝可钻,实在受不了。她羞赧的态度被金舜英看见,金舜英更有气,大声道:“我们要求赔东西,有什么不对?又不是坑蒙拐骗!哪里让你大小姐抬不起头了?不敢吵、不敢闹、不敢动手,你们苏家仅剩的那点家底,非得被你这股窝囊劲给败光!”
砚君本来见她拿出青玉水洗,有心同她和解,但此时被她这番话刺激,又不肯向她示好,寒着脸道:“既然水洗的事情解决,姨娘也不必跟着。我和珍荣去处理剩下的事情就够了。”
金舜英知道这大小姐脾气犯了,当下不跟她较劲,将卷着碎玉的包袱交到珍荣手里,平心静气向砚君叮咛:“虽然碎了,到底是你父亲留下的。你顺便去问问,谁家能补起来。就算不值几钱,好歹给墨君留个全活物件,日后也记得他爹疼过他。”
砚君重重地点了一下头,领着珍荣匆匆地穿过人群。
落乌郡距离大昱旧京不远不近,自古沾着地理优势的光,政清治平。即便是到大昱覆灭,贵族出逃,落乌郡照样在皇朝最后的岁月里分了满满一杯羹——贵族们逃至此地,盘缠大多耗尽,开始变卖古玩字画,落乌郡一跃而成海内最具活力的古玩交易地,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多为上乘珍品,价钱还相当公道。
自然,那都是从买家的角度来看。作为变卖珍藏的人,心里总归不那么好受,想不出那些公道的话来。
对于失去一切、无奈割舍心头所好的人来说,出卖这件事情本身就不公道。他们变卖的不是一件物品,而是一件背井离乡也不肯放弃的纪念物,上面带着他们的故事,本该传载他们的历史,交到子孙后代手中。但是在商人的眼中,它们只是某朝某代的造物,金的玉的古董。它们的象征不重要,从谁手中而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在未来的岁月里升值。
砚君早已做好了准备。从她打定主意变卖手中收藏的一刻,她就用珍荣说过的事情提醒自己:盘云楠家具五十两,齐世宣银器称斤卖。行情全都乱了套。
砚君乐观地想,拜那位庞山王元宝京所赐,她手中的韩老松手制墨,要好过那些东西。王爷一度喜欢集墨,重价搜求海内知名的存墨。囤积了大量老松墨之后,为了让他的偶像韩老松毫无瑕疵,元宝京毁掉了其中绝大部分普通的作品,仅仅留下上乘的臻品。老松墨的存世由此变得极为稀少,兴许还能因为稀有而沾上一个“贵”字。
不过售墨对砚君来说还是颇费周折。她自小没有怎么出过门,更没有算计过银钱交易,甚至连店铺的门也没有进过。她又习惯了不肯东张西顾,伫立在熙熙攘攘的街头简直不知该何去何从。
珍荣比她强点,但也强不到哪里去。买东西难不住她,但要把东西卖给谁,她在整条街里走三遍也想不出来。
主仆二人提着墨匣走走停停,只觉得琳琅招牌如乱花迷眼,委实后悔没有带上金姨娘,毕竟金姨娘才是苏家最会打算盘的人。
忽然珍荣扯住砚君的衣袖,示意她往前看——某家店铺里走出一名年轻妇人,深色衣服死气沉沉,却是砚君和珍荣熟悉的身影。身边跟着一黑一白两个小婢,更不会让人认错。
“谢姨娘?”砚君不解谢雨娇挺着大肚子到县城中来做什么。珍荣猛然想起,小声说:“今早我是看见她了,一大早就从连家出来。怎么这时候还没有回去?”即使隔着老远,她仍然怕话被那阴阳怪气的谢雨娇听见。
主仆二人并不打算窥探什么,却不由自主地走到了谢雨娇离开的那家店前。砚君打量一番,照样不知道这店是做什么的。珍荣指着幡子上硕大的“当”字,说是当铺,又疑惑道:“连家财大气粗,还要她到当铺典当?”
“典当行,就是收人东西的地方了。”砚君晓得这店铺的功用,以为找对了地方。珍荣使劲摇头,说:“这是最不得已的去处!”但砚君心中还抱着一丝妄想,低声道:“总好过卖给别人,从此断了缘分。”
谁知走入典当行,里里外外的掌柜、行家都说自己见识浅薄,拿不准这东西的行情,恭请客人移步别处。又走了三四家,个个面露难色,知道东西是好东西,却不肯收。一家店里的伙计客客气气地说:“这两年出来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先前见什么都好,什么都收,渐渐不能照那办法做下去——大多断了赎,而且掉了价。譬如小姐这东西的确不错,可不是我们能收的。现在收东西有严密的规矩,否则店要给做垮。”
另外一家更是直白说:“哟,这是老松墨,认得。可是……若给小姐一个买墨的价格,小姐必定不依。但这东西行情没法说,没准我们最后也是当墨研开、用来记账,若给的高,那便是我们亏了。”
砚君心中起初全是十足的不舍得,经过这番挫折,心情早已化为惴惴不安,逐渐为无法出手而焦急起来。最后一家的伙计道:“姑娘这东西拿来我们这种行里,多半出不了手。我听说东大街上做古董生意的集瑰堂,时常搜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