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那边还是农奴制,而这次出征的部队里面,不少头目其实都是奴隶主,每个人下面都带着数百个奴隶,所以总体人数才那么多。
至于那些奴隶,他们其实才更是佛教的忠实信徒,能够参加这次圣战,甚至还因为这样得到了赎身的钱,他们心里只怕已经开始感谢佛祖了。另外值得一说的是,之前死掉的三四万人,其实也都是奴隶,TMD居然一个奴隶主都沒有!
那奴隶主们,要如何提升战斗力?
让三个奴隶,把一个敌军将士砍断两只腿一只手,然后自己再走过去,小心翼翼的拿起长枪,朝着对方的身上一枪捅过去……沒死?那就继续捅上几枪,结果对方死于失血过多。
至于奴隶主,战斗力提升了沒有不知道,至少杀气是提升了不少,甚至比大部分沒有经历过战斗的奴隶,要高得多,胆子多少也炼出來了一点。少数的奴隶主,甚至已经可以允许敌人多留一只腿了。
汉军方面:
自凉州出发,按照大规模进军的标准,每天骑兵至少前进二百里,最多三百里;步兵需要前进一百里,最多一百五十里。每到休息地点,基本上都会有大量随军的商人,前來兜售各种食物和用硝石制作的冰块。
如今汉军的伙食,可以说都是压缩饼干,这是第四代研究成果,味道和保质期都挺能经受考验的。只是比起这玩意,士卒们更希望吃到热腾腾的饭菜。而这点,国防军的炊事班自然有准备,只是伙食不一定很丰富就是了。
所以,若是有特别需要的汉军士卒或者军官,则可以去商人那边购买吃食,以此补充自己的饮食需求。至于什么安兵如子,同吃同睡什么的,至少在国防军这里看不到。
因为经过科技部统计,一个有着明显阶级层次的军队,战斗力比不分彼此的军队,战斗力要高上20%。正是因为有着这些军官的特殊待遇为榜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士卒的战斗力。
至于同吃同住,不分彼此的模式,最适合应用在物资严重不足的队伍之中。正因为无论军官还是士卒,都不得不吃差不多的食物,用差不多的东西,在那样的情况下,分层次也实际分不出什么东西來,还不如不分彼此,至少还可以让士卒感动一些。
自凉州进入西州,因为高速公路已经兴建不少,所以行军速度并不缓慢。至于曾经的西域各国,如今已经基本上成为了大汉帝国的领土,在徐庶的强悍指挥能力下,西域已经沒有独立的政权了。
这些原本的国家,如今都是大汉帝国西州的城池,治所是前大宛国国都。至于那些曾经的国王,如今已经成为了大汉的县官。随后由大汉帝国派出足够的教师和政委,最后还派出一个协管的县丞什么的,就可以初步吞噬这些国家了。
大汉來到西州,在各个城市都有足够的补给,而本土运输过來的辎重,也会陆续运往这些地方。当然,安全局小分队,也会严密监视各个城池的动静,确保不会出现來自内部,却还沒有显露原形的敌人!
简单休息了一下,稍微还在本土进行了一番买卖,大军继续北上,而目送这支部队离去的西州各城百姓,不由得感慨万千:果然是王师啊!不管是战斗力,还是军队的素质,都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
如此军队,岂会败?!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