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精兵。再加上我的名声和能耐,即便俄日两国也不敢轻易再犯关东。关内有袁世凯和张之洞大人操练新军,想必也不会有大事,所以这五六年内,甚至十年内,本朝还是可以放心的。至于十年之后,那就不好说了。所谓永固东北,自当效法德日两国,抓紧时间实施新政自强,除此之外别无他策。”
荫昌赞道:“将军所言甚是。其他的事,我还不敢说,至于将军要在东北操练十万精锐,朝廷上下自当是一力支撑。”
宋彪摆了摆手,道:“鉴于北洋水师的前例,我就不太报着太多希望了,如果朝廷真的任命我为东三省总督,我还是自行在东三省筹集款项吧。东三省这个地方,若是开垦经营得当,十万西式精兵还是养得起,至少是勉强能养得起。”
荫昌赞道:“将军若能在东北以关东之力维持十万精锐,无需朝廷拨款,那自然是再好不过,我回京师之后必定会禀奏太后,懿请圣裁。”
宋彪并未答话,慈禧那种人不能小看,究竟安的什么心,谁能知道呢,说不定就根本没打算将东北给他管。
唐绍仪却问宋彪道:“将军手中目前还有多少兵力?”
宋彪平淡的答道:“不多,目前有三万兵力。辽阳一战让我此前练了半年的精兵损伤过半,眼下的这些士兵都是近几个月里重新操练的,大约还需要半年才能勉强一用。枪械弹药倒是不缺,别说步枪有六七万支,弹药充裕,便是火炮都有四百门,机枪三百余挺,都是德造法造的好炮和好机枪,日本和俄国战马总计一万六千匹,挽马两万余匹。”
他故意有点夸大,真将唐绍仪和荫昌吓了一惊,全中国都知道宋彪在日俄战争中捞了不少好处,据说光是田地就占了上万垧地,还拿到了抚顺鞍山等地的煤铁专营权,手里有钱有粮,可这么多炮和机枪真是太让唐绍仪、荫昌两人惊颤了。
就这实力,再加上宋彪的能耐,指不定真能一口气打到京师。
宋彪眼下还不造反,坐等满清朝廷封一个东三省总督的小差事,那真算是很忠心了吧?
荫昌肯定是最惊悚的,他是满人嘛,心里很清楚满人和朝廷最怕的是什么,说起来还真不是怕俄国割占东北,就怕宋彪这种强者挥师南下,背后若再有俄国支持,大清危矣。
其实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只是大家都只知道自己的经难念罢了。
平心而论,宋彪的实力才是满清朝廷最为忌惮的事情,不过是此前预估的都没有达到实际情况,真知道了宋彪手里的实力,满清朝廷怕是真的要坐立难安了。
此时的荫昌恨不得立刻就插上翅膀飞回京师禀报慈禧太后,此事不能再拖了,拖下去是要出大事的。
唐绍仪倒还是稳得住的人,他见公务已经谈的差不多了,就很有兴致的和宋彪闲谈几句,想问问宋彪在辽阳之战中到底是如何击毙大山岩和野津贯道的,这正要继续谈下去,李大运就匆匆走进来,和宋彪敬礼禀告道:“军座,英国驻华武官康恩斯中校和日军大岛义昌大将前来,想要和您见一面。”
宋彪哦了一声,和唐绍仪、荫昌道:“我今天倒是没有安排和他们见面的行程,不过,我住在这里的消息是人所共知,他们要来找我也是一找一个准嘛。这两位也算是贵客了,反正两位并不急着离开,那咱们晚上再约个时间洽谈吧。”
唐绍仪默默点头,道:“将军事务繁忙,我等明白,那就晚上再谈,不耽误将军会见英日两国将领了。”
荫昌也起身告辞。
宋彪先送他们离开之后,这才让将康恩斯中校和大岛义昌大将请过来。
日本陆军大将大岛义昌此前和宋彪在旅顺交过手,惨败而归,差点被俘虏,好在前面已经有大山岩、野津贯道、儿玉源太郎、川村景明、秋山好古、立见尚文等一大批日本陆军元帅、大将、中将垫底,大岛义昌以一个旅团对阵宋彪的第14军,输了也不嫌弃丢人。
日本现在将宋彪称之为“支那之神将”,号称是日本陆军的克星,这绝对不是客套话,而是整个日本陆军上下都蔓延着对宋彪的畏惧和恐慌,以至于从辽阳之战结束后,宋彪率军打到哪里,日军就从哪里大撤退,根本没有打下去的决心,首先是士兵从下至上的精神都崩溃,根本不敢一战。
这种恐宋症估计是十年八年之内都治不好了。
大岛义昌在大连是负责和俄军洽谈两军交换俘虏的事,正好就乘着这个机会前来正式拜访“支那之神将”,想和宋彪见一面,看看宋彪到底长啥样,另外也想谈一谈军火交易。
宋彪手里有十几万支步枪,都是日军目前急需的,此前双方也有军火交易的先例,大岛义昌就想从宋彪手里买回十万支步枪用于重建日本陆军。
眼下的日本也是一分钱要扳成两半使,自然是能省就省了。
康恩斯中校是俄日在大连谈判的协调官,因为此前在欧洲观战团时和宋彪见过一面,所以就来充当介绍人,顺便也想试探一下宋彪的口风,试图判断宋彪出任东三省总督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