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畸形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柳暗花明(1)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别看屯迷糊大字认识不了几个,可是他们也挺好拽文,听到什么词好了,就八哥学舌似的,不管恰当不恰当,总找机会用上一把。有些他们觉得受听的新鲜词,就这么众口相传,逐渐的融入到了他们的语言当中。有一句‘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就有很多人用过。这话大概有一定的道理——于仁一心想挣钱给老百姓还饥荒,结果却事与愿违;裘富不显山不露水的扣了几亩地塑料大棚,却实实惠惠发了笔小财。

    这小子是农垦大学的毕业生,出了校门找不着工作,爹妈都是正宗名牌的下岗职工,没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摆小摊站大岗对付几个钱花,整天紧忙乎,也就是闹个不挨饿不受冻,根本没啥存性。按当时的规矩,要安排工作起码得给管事的送上几万元,不然就甭想到公家的大锅里舀饭吃。凭他们穷家破业的小样,根本没地方淘澄那些钱。有个同学看他挺可怜,从中给他拉皮条,找到个挺当令的大局长。这人好像心眼挺好使,听说了他的情况后格外开恩,答应送两万块钱就能让他端上铁饭碗,还一劲解释说:这钱我一分不要,都得送给上边当令的,我实际上就是白帮忙,还得为这事背不少人情。他听说就信实了,回家就求亲靠友东挪西凑借钱,借不着就认可花高息抬钱。张罗了好几天,总共凑上了一万四千块钱,定的日子已经到了,就紧忙给那个局长送去了,局长点了一遍,脸子拉了有二尺多长,说:这事出得不太带劲,花两万已经是最少的了,可是还想得寸进尺,这事他没法办了。他和同学磕头跪炉的说了一大堆好话,保证过几天把钱张罗够了如数送到,现在这些钱先安排着,到时候肯定不差事。又过了一个多月,才把下欠的六千元凑够,紧忙给那个局长送去了。局长这回总算有了笑模样,让他回家等信。这一等就是半年多,这天局长捎信让他过去一趟,他以为铁饭碗到手了,就乐颠颠的去了。没想到局长告诉他:现在上面有新说法了,大学生都要自主择业,原来给他安排的窝已经取消了。这局长还算懂规矩,没等他开口,就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他,说:事没办钱也不能收。他接过去一点数,发现总共才一万七千元。局长没想到他能当面查钱,就解释说;那三千元请领导吃饭花了,事没办成纯属意外,这俩钱儿就当给以后留个机会吧。他同学在一旁劝他:人家好心好意给咱办事,整插皮了都怨上边,管咋的也不能让人家花这钱啊。他自个也明白这钱不能当帐要了,只好打了个唉声,认可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了。

    他一气之下,跑到建筑工地去打工。老板姓方,原来是个农村人,硬凭本事骨碌成了包工头。看他为人挺厚成,干活挺勤快,就对他有了好印象。俩人唠起嗑来,听说他是学种菜技术的大学生,觉得他在工地搬砖屈材料了,就答应借给他五万块钱,让他整块地,自个出去创业。辛长好总往工地食堂送豆腐,和方老板处得挺对撇子,听说他手下人要到屯里买块好地扣大棚,就把老面瓜那块地介绍给他,结果没费事就成交了。

    别看那局长轻飘飘一句话,就把裘富的几千块钱整没了,可对他来说可不是小钱啊!再加上抬钱的利息,总共又出了五千多块钱的窟窿。他爹妈挣的那俩钱,年吃年用都挺巴劲,根本没啥余桄,就得靠他自个下力气还这份饥荒。他心里总憋着一股劲,非要干出个样来不可,为此他起早贪黑,自个能干的活绝不花钱雇人,吃多少辛苦他都不在乎。

    可惜他再能干,也没有三头六臂,那么大堆活,真是忙不过来。凑巧辛小光让乡里刷回来了,就到他这儿找活干。刚过几天他就看出来辛小光是把地道手,不但干活利索,而且还懂不少种植技术,啥活他一点拨,马上就会了,跟那些光知道搬土垃坷的庄稼人比,他可省老劲了。一来二去的,俩人越处越靠实,嗑能唠到一块,事能想到一起,干起活来相当合手。特别是辛小光跟他从来不分心眼,把他那片地当成自个家的一样,看啥该干了,不用他吱声,就在一边伸手了,干起来还挺合他心意。他看辛小光整天忙乎得汗巴流水的,心里非常受感动,一再表示工钱不用讲,真能赚钱了肯定给小光砍一块。

    有道是苍天不负有心人,裘富和辛小光终于见效果了——当年煞冷以后,大地上没有绿颜色了,他们的青菜却上市了。辛小光开着他的四轮车,装上了大棚里的黄瓜、柿子、茄子、辣椒、香菜,车上搁棉被盖着,来到了长河菜市场。当时这里只有南方运来的几样菜,都好几元钱一斤,而且大老远运来的,摆上摊的时候已经不太新鲜了。他们的菜一到,马上引来了一帮菜贩子。辛小光预先藏个心眼,早就打听好了价钱。他知道做买卖都免不了讨价还价,就乍着胆子,照南方菜的零售价要的钱。他以为平均每斤最低得抹下去五角钱,就是那样也认可出手了,没想到对方根本没还价,几个人就把一车菜全包了。

    更让他们俩想不到的,有一天来到菜市场,刚揭去车上的棉被,就过来一个穿军装的,说这车菜他全买下,让他们俩给送到军营去,菜价按现在的行情每斤加两角,格外再给一百元的运费。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省得一秤一秤的卖了,也免得掉秤和抹零了。

    通过和这个当兵的打交道,他俩知道了之所以相中了他们的菜,是因为这菜保鲜时间长,而且口感好。南方来的新鲜菜,搁几天就蔫巴了,而且很快就长斑腐烂了,他们的菜就没这个毛病。

    说话的无意,听话的有心。裘富和辛小光回家后就专门找原因。起初以为是品种的事,可是仔细一对比,自家的菜和南方的菜基本都是那几个当家品种。裘富毕竟是喝过墨水子的,突然提出来一个重要问题:是不是土质上的原因?咱这菜八成是有机食品。他这一提醒,辛小光也觉得大概是这个道理——因为这块地老面瓜上了很多粪,两人看菜长得挺旺盛,总是绿油油的,根本没必要用化肥,而且侍弄的精心,没得过病,也就没用过农药。两人不由得心头一亮——如果经过化验,真是有机食品,那可就值老钱了。

    两个年轻人说干就干,何况这茬菜已经挣了不少钱了,也不在乎那点化验费。裘富就抽出时间专门到母校找老师,把土质和菜样都留在那里,求老师找人做全面化验。老师听他说了情况,觉得这是件好事,就答应一定整明白这个事,不过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还要经过有关专家做专门的鉴定。

    裘富和辛小光照常卖菜,前前后后忙乎了近两个月,把这茬菜都卖了出去,连黄瓜妞和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