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芷儿到京郊的庄子上住着去?
竹述先生伸出一根手指,在秦安邦面前晃了晃:芷儿身子骨不好,不宜跑那么远。依我看,撷趣园就不错。等芷儿身子养好了,让她和孩子陪陪我这老头子,不及时回齐府,也在情理之中。我跟宁国公就是这样谈的。当初,我还嘱咐他,对府里事务早作安排,不要指望芷儿再回去。若是遇到好人家,咱们会让芷儿做其它选择。
竹述先生的话,让秦安邦大吃一惊。
他听懂了舅兄言外之意,对方最后一句,是暗示若有可能,将来会给芷儿另外找户人家。
可是,一想到外孙终究是齐家子孙,秦安邦心里不平静了,只见他提醒舅兄道:怎能这样安排?毕竟聪儿他家血脉,难不成宁国公会大方到,连侄儿改姓都不在乎?
竹述闻言,眼珠斜睨了他一眼,讪讪道:聪儿是聪儿,他娘是是他娘。芷儿现在年纪轻轻,总不能空守一辈子吧?再说,有老夫在,聪儿会改姓当拖油瓶吗?
秦安邦一听这话,心里顿时澄明一片。
听舅兄的话,是想把聪儿养在身边了。即便芷儿寻人家另嫁,他都不会让聪儿跟过去?
随即想到前几年竹述丧子的事,秦安邦突然间明白过来。
原来,他大费周章,越过自己跑去跟宁国公安排芷儿的去向,原来是冲着聪儿来的。
他这样做,是想一解膝下寂寞吧?!
想到外孙有大舅兄这个靠山,将来也吃不了什么亏,秦安邦先前的顾虑,不由减了大半。
竹述先生见妹婿一言不发,以为他反对这样的安排,遂继续提醒道:这样一来,相当于宁国公和文家都欠秦家一个人情。有这个关系在,你还担心有人将来翻旧账为难你吗?别忘了,陛下身边信赖的,都是哪几位!
竹述先生点拔的话,对秦安邦不啻于醍醐灌顶。
自己怎么没想到,陛下身边信赖的,除了宁国公之外,还有两位,一位是文氏的父亲,另一位是她舅父。
之前他光想着,宁国府权势滔天,有齐屹挡在前面,陛下尚未亲政,没法子插手臣下的家务事,就算替文氏撑腰,也要等上五六年。
至于五六年之后嘛!秦安邦有信心,有舅兄的人脉在,经过五六年的经营,圣上将来只会更加倚重自己。到了那个时候,聪儿养在宁国公身边多年,就算是隔房的,都培养父子般的感情来。只怕文氏早就改嫁,觅到自己幸福了,到时谁还会提起旧事?
〖∷ ∷∷纯文字∷〗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