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举鞍齐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二章 心忧亲事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听说夫君要在府中宴请客人,贺氏微微感惊讶。

    待打听到要请的那人,是护送表姑奶奶一路过来的萧大当家时,她不由撇了撇嘴巴,脸上浮现出几抹讪然之色。

    “我说呢!原先是为了那事!怕不是外甥女的缘故,而是为了那孩子。看把他紧张得……珞儿和珑儿,从小到大哪里享受过那种待遇?”望着侍立在旁边老妇说道,贺氏一脸恨色地说道,毫不掩饰面上那不屑的神色。

    这老妇乃贺氏的乳娘,被唤作古嬷嬷的。自贺氏打小起就侍候在她身边。此刻听得她这番话,略微感到惊讶,望着贺氏不解地问道:“小姐,为何您要这样说?”

    扫了一眼前院的方向,贺氏解释道:“人丢了那么久,哪会如此凑巧,半路上都能让她们碰上?!定是他托人早就寻到了,怕引人注目,特意借着表姑奶奶的手,将人一路带了回来的。那什么萧大当家的,说不得就是他所托之人……”

    古嬷嬷愣愣望着贺氏,略一沉吟,不解地说道:“我的小姐,帮着抚养那孩子,费不了咱们府里多少柴米,为何您总惦记着他?”

    听到她的问话,贺氏微微一怔,随即发现自己失了态,遂掩饰道:“我不过说说!他这般重视那孩子,不过是埋怨,我没让他纳妾生子。”

    见她胡乱猜忌,古嬷嬷略感讶然之余,说道:“不会这样的!在卫妹妹那儿,老奴怎么听说,咱们家姑爷自小就不喜欢姨娘、庶子之类的。说是当年老夫人就是在这上吃了亏,才郁郁而终的,可怜年纪不到三十就过逝了。后来,老太爷在任上才娶了永州府望族的乐家小姐,:。生了后面的二爷和三爷,以及两位姑太太。姑爷应该没那样的心思!”

    贺氏闻言,目光一滞,面带疑惑地望着自己乳母:“此事可是真的?她还跟你说了些什么?”

    见她听进自己的话了,古嬷嬷心里稍感欣慰,趁机将她从卫婆子那儿听来的猜测,告诉了自家小姐。

    “卫妹妹从小侍候在姑爷身边,她的话还是有几分见识的。老奴提起叶家小公子时,小姐,您猜她告诉老奴什么了?”说到这里。古嬷嬷略一沉吟,嘴角带着些许笑意,望着她一直焦躁不安的小姐。

    贺氏猛然抬头。道:“还能说些什么?不过是向她主子说话呗!”

    见她一脸不忿的模样,古嬷嬷无奈地摇了摇头,道:“她说,姑爷之所以收留叶家小公子,明着是为了故人之托。抚养遗孤。实则是为了两位姐儿着想……小姐,您想想啊!那孩子聪明伶俐的机灵劲儿,不说万里挑一,千里挑一还是可以算得上的。姑爷养在自己身边,从小跟两位姐儿一起长大,这感情跟亲兄弟姐妹有何差别?他受了施家的大恩。两位姐儿今后嫁了人,他还能不跟亲兄弟一样帮衬?若是跟珑姐儿培养出感情,就算招为上门女婿。也并非不可能……”

    贺氏一听这话,心里便对之前的怀疑有了些许动摇。

    难道真是为了她两女儿着想,夫君才把那小子当亲生的来养?

    不对,好几次他出远门,回来后就神情恍惚。绝对不是那么简单。

    那姓叶的小子,身份肯定有蹊跷。

    不然。如何解释相公自他来了以后,都不怎么出去应酬了?

    是怕遇到以前知道他老底的,揭穿那孩子的身份吧?!

    不过,卫婆子的说法,倒是给贺氏提了个醒儿。

    若是相公真有招叶照为婿的想法,自己不妨去试他一试。不管是真是假,总会露出些许端倪来的。

    贺氏打定主意,便不再纠结这问题,随后问起舒眉的起居饮食。

    见她不再追着叶照的事不放了,古嬷嬷暗中长长地松了口气,忙答道:“您吩咐下来的,谁人敢怠慢?虽说如今老太太留在寺里吃斋静修去了,可这府里谁还敢跟您阳奉阴违?”

    贺氏点了点头,又交待了一遍:“可要把那位姑奶奶伺候好了。且不说在燕京了,就是在金陵城,她跟那些世家夫人太太就走得极近,珞儿和珑儿将来的亲事,还指望在她身上呢!姑老爷如今官拜太傅,指不定不少好人家,盼着跟他府上结亲。她家恰好又没个适龄的待嫁女。”

    古嬷嬷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小姐请放心,老奴会吩咐下去的。如今两位姐儿,跟她母子关系可好了!尤其是珑姐儿,小少爷整日跟在她身后“二姨”,“二姨”地叫过不停,一刻也不愿离开的样子。”

    贺氏点了点头,喃喃道:“但愿如此!她下次回金陵时,把珞儿珑儿都带到京城才好!”

    听她这样说,古嬷嬷略一沉吟,在旁边附和道:“小姐,您就放心吧!虽然,姑爷跟她母亲隔一层肚皮生的,可她们文家如今没剩几个人了。她不跟咱们施家走动,还能跟谁亲近?”

    说着这里,她似是想到什么,一拍膝盖,对贺氏道:“我瞧着表姑奶奶,不过只有二十左右的年纪,又生得如此相貌,少不得以后还要再嫁人的。如今她上面并无母嫂,将来张罗亲事什么的,还不得靠您这当舅母的……”

    听到她提的这种可能,贺氏微微一惊,顿时此话有理。只见她略一沉吟,对古嬷嬷道:“先前你说的,此次宴请之人,除了萧大当家,还有一位今年的新科进士?”

    古嬷嬷点点头,将她在卫婆子那儿套来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贺氏,:。

    “那位陆公子,是城北陆氏一族的嫡系。听说,在家中排行第三,尚未娶妻。他母亲虽是继室,却是漕帮萧老帮主的嫡亲妹子。听温州这里老人说,他母亲当年出嫁带来嫁妆,前面车辆到达城北时,后面的队伍还没从东门走完……”

    这番话让贺氏听得迸射出来。只见她略一沉吟后,望着古嬷嬷道:“你找人到外面打听一下,那陆家公子,到底为何这般年纪了,还没有娶妻?还有,打听一下他的父母,性情到底如何?”

    得到她的吩咐,古嬷嬷心领神会,又跟贺氏问道:“要不要跟老太太说一声?先问问她老人家的意思?!”

    听了她的提议,贺氏将手一摆,说道:“不过是打听打听,八字还没一撇呢!我还没见过那人呢!若是长得歪瓜裂枣,配不上咱们珞儿怎么办?!”

    听到她语气里的犹豫,古嬷嬷不由点了点头,暗地喃喃道:“老太太留在外面这一着,果然是做对了。没有她的离开,小姐很难有自己作举张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