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殉道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 文化重负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为眼前而活,是自发生命;为明天而活,是自觉生命。类人猿不吃掉种子,为秋天收获更多粮食而播下种子,于是变成人。凡是为了眼前的娱乐而忘记未来之忧,便是猿,而非人。指引孩子向前看,启蒙理想的觉醒,是我的使命。孩子之所以顽强地推拒勤奋,不就因为没有理想的诱惑吗?我是天真的理想主义者,活着的责任和趣味在于,遥想未来的美好,单指画出理想的图景已是幸福;一步一个脚印迈向理想,是生命的寄托,更是幸福的保障。我很幸福,几乎一切幸福的因子都与理想有关,如果偶尔有不幸,那正是为了眼前卑琐的名利而背叛理想。生命大致两个阶段,前三十年寻觅天分并确立理想,后三十年为之奋斗,六十年人生就如此仓促又饱满地度过。为什么登上讲台,生命就如弦上之箭;为什么热爱不可爱的孩子;为什么把生命倾注于如此贫瘠的土地?就因为理想的大厦建立于此啊!

    对现实强烈不满,才可能把眼光转向明天,诞生理想。孩子可是很幸福啊,两眼只盯着随时可以到手的幸福,打开网络,游戏热烈欢迎自我;掏出零花钱(要有尽有)即可满足欲望;听课累了,即可神游太虚幻景……与丰富多彩的娱乐相比,学业不过是枯燥恼人的副业——可有可无。我们很忙,生活应接不暇,扑面而来的娱乐吸引全部注意,完全无辜地陷落于娱乐的漩涡,把娱乐当追求,把小事当大事,成为庄子的信徒,哪有学业?蒙昧的热情泛滥成灾,可谁关心孩子?方寸屏幕足以把灵魂放逐到荒芜的远方,我以拯救者的身份收缴手机MP3MP4,企图把娱乐紧闭于校门外,重拾丢失的自我。

    可是孩子顽强抵抗,周末回家彻夜游戏;家长缴了手机,不知什么时候又买来新的功能更强大的手机;夜里在被窝里看电影。对足球的热爱抵达信仰的高峰,只要手指触摸到足球,仿佛接触到心爱的人儿,幸福的激流就淹没生命;只要能到足球场踢踢足球,就享受到天堂的快乐:漂泊的生命似乎孤注一掷,一定要在小小的足球里寻觅到幸福。世界杯里有的是虚妄的激情,欧洲杯里只剩下愚昧的狂热,自爱不知丢失到异域何地。对娱乐有多狂热就对学业有多冷漠,对娱乐的追逐有多执着,逃避学业就有多顽强。

    我失败后嘲笑孩子:这是娱乐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度,下岗没关系,只要有麻将即可寄托幸福;职业平庸没关系,只要能到长江边钓夜鱼就幸福;学业失败没关系,只要能有游戏玩儿就快乐。美国人担忧“娱乐死”,我们可是自古有娱乐死的习惯,几个优伶可以搞垮国家,几只蟋蟀可以斗倒王朝,皇帝不断开发游戏软件,何况愚弱民众呢?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球场上腾跃,流着油汗,艰苦卓绝,可只要坐到教室就颓废如稀泥,失去人样却浑然不觉有什么荒谬。一批生命为娱乐殉难,又一批生命奔赴死地,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哪里有觉醒的希望?……

    我把娱乐文化的荒谬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启蒙生命觉醒。可逆反往往才是生命逻辑,孩子不仅不能觉醒,反而拼命把真理挡在门外,置若罔闻。在孩子看来,拒绝学习有千万条理由,娱乐却神圣不可侵犯。我的描写既然辛辣,就本能地拒绝听,偏见堵塞耳朵,不闻雷霆。孩子对我的冷嘲热讽很敏感,只要听到风声,立即紧闭耳朵。

    孩子怎样固守蒙昧,我就怎样固守愚蠢。我知道,要改造恶习,先必须慷慨接纳恶习;要征服孩子,就只有先理解甚至尊重娱乐,可我非要表演深刻的思想,满足虚妄的表现欲,在“嫉恶如仇”中拒孩子于千里之外。这与收缴娱乐工具异曲同工,被收缴的孩子就在心里划道深沟,把我排斥于心扉外,而且总有办法搞到新的手机。我的智慧给锋芒的个性消灭,要征服生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得翻越两千年文化高峰。封杀里没有教育,只有迫害。

    在遥远的大山里,庄子冷峭地凝神着我,钓鱼真的错了吗?执竿不顾的庄子是清醒的。能超越名利,清雅如庄子者,千年能出几人?在市场斗累乏的美国佬看来,庄子是飘逸不群的智者。在过分残酷的应试竞争中,能超然其外,大概也不失为一种智慧吧?我强迫孩子必须迎战高考,大概也有些专横吧?我们的游戏业(这可是软件业的主阵地呀!)不是靠孩子支撑吗?犹如足球靠球迷支撑。

    我只得寻找新的突破口——展示生存的沉重格调。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要想到一年后面临怎样的格局,忧患意识该觉醒了吧?我们的市场刚兴起,岗位少,人口多,就业艰难。不要统计失业率,只看茶馆里的闲人足以知晓。多少家长都随遇而安,苟且度日却不以为不幸。如果来年升不了学,就势必给赶进劳务大军,沦落于金字塔最底层,辛劳贫困(自然也可以拿低保而不辛劳)而永无翻身之日。不要错误地认为,读大学是打工,不读大学是打工,可大学出来能进入金字塔的倒数第二层,就有向上爬的可能。升学竞争实质是就业竞争,如果所学无用,升学竞争就成为一种人生投机。觉醒的生命无不自觉投机高考。知识虽不值钱,可是文凭是进入社会的门票,不尊重知识的市场却非常看重学业出身,名牌出身可以成为企业的漂亮装潢——最可耻也最可悲的是,一个大龄青年被父母养在家里,俨然废人一个。十八岁的青年拼命玩乐,扭住童年的娱乐不放手,对生存一无所知,还有如此可怕的蒙昧吗?我看到,被命运牵向屠场的生命,分明要给剥夺升学权利,可麻木得浑然不知。

    读十二年书,对即将面临的社会居然全然不知,对升学之残酷,就业之艰难,生存压力之巨大,居然全然不顾,而拼命娱乐。十八年,到了进入社会的年龄,居然完全没有想过,靠什么养活自己,浑浑噩噩,至死不悟,哪有如此蒙昧的生命?

    我大声疾呼,忧愤得什么似的,巴望唤醒孩子的危机意识。我只看到沉睡的生命,驯顺的羊眼显出任人宰割的表情,横竖抛弃自我,不自救,不痛苦,从容赴死。沉睡两千年,逆来顺受,苟且偷生,哪来危机意识?

    教室的寂静有两种表情,一是深深地震撼觉醒的生命,决心殊死一搏,争到升学的权利;二是无聊的表情,表现出这样的神气,随便你怎么杞人忧天,我都无动于衷。我执意把语言的剑磨砺得锋芒逼人,猛击千年积养的麻木的厚壳,催醒生存之忧,鼓舞孩子迎战高考,为进入社会争到一纸漂亮的门票。如果放弃斗争,来年你将徘徊街头,茫茫社会,没有你立足之地;浩浩人海,谁能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