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天才神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二章 庭院风水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年轻些的则问:“这里面有什么道理么?要只是谐音上的图个吉利,其实种错了也没大有问题吧?”

    “胡说!”立刻有老人唬着脸道,“这些事,宁可信其有的!再说了,周教授教的,那肯定是得听着的!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是什么事都胆子大,唉。”

    夏芍笑了笑,解释道:“自然是有说法的,这些不光是民间为了用其谐音讨个吉利,还跟风水的理论有关。古书载:‘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是为风水。’但其实风水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气’。这点古书里也有说法,《黄帝内经》曰:‘气者,人之根本。宅者,阴阳之枢纽。顺之则亨,逆之则否。’《易经》里也有云:‘星宿带动天气,山川带动地气,天气为阳,地气为阴,阴阳交泰,则天气氤氲,万物滋生。’即便是树,不同的树,气自然是不同的。”

    说这些,夏芍也知道村里老人不一定听得懂,于是便说道:“总之,这些植物、花草种在院子里,对藏水、培荫地脉、化解漏气,都是有好处的。风水里,人不能居于草木不生之处。大家可以想想看,连草木都不活的地方,地气必然是有问题,人在上面住着,对身体怎么可能好呢?但凡是那种不毛之地,哪有人烟呢?”

    这么一说,村里老少纷纷点头,表示认可,确实是这么回事,听着倒挺有道理。

    “拿之前说的栗子树来说,说它利财运,是因为栗子果是金色的,金色在五行里正是代表财气。说屋后不能种柳,并非仅仅谐音不吉。柳树枝条柔韧,随风而散,散出去的就是气,种于屋后的方位,确实是不吉的。所以,这些事其实都是有说法的。”

    村里人听了,都一副恍然的样子,赞叹着点头。

    “原来还有这么多说法啊!小芍子这丫头,小时候怎么没见着懂这么多?”

    “小时候那是小时候,这不是长大了么!学习也是越学越多的嘛。”

    “哎呀,真是出息了。周教授小时候没白教,老夏家生了个好孙女!江大娘,你真是好福气呀!”

    江淑惠脸上露出慈祥的笑来,她也不知道孙女懂这么多啊。小时候就是瞧着乖乖巧巧的,怪叫人疼的,也不指望长大了出息,平平安安就行了。哪里知道能享孙女这么大的福?

    夏志元和李娟也是感慨,这还是头一回听女儿说这么多风水的事,还说得头头是道的。这可跟听唐大师说风水的事不是一个感觉,自家女儿懂这么多,当家长的心里总是别有滋味的。

    夏芍却是笑着说道:“我刚才说的都是屋外种树要注意的,至于院子里头倒是好记,只需记住两点就成。一是别让树的枝叶遮挡了门窗,妨碍气的流通。二是别种槐树,刚才不是说了‘门前不种桑,屋后不种柳’么?其实还有一句,那就是‘中间不种鬼拍手’。鬼拍手就是指槐树。槐树性属阴,咱们这是阳宅,自然不能让阴气太盛了。”

    见村里人又点头,夏芍便说道:“说了这么多,我做个总结好了。以四正方来说,东边石榴,西边花草,南边花果,北边树木宜高大。此法适合所有坐向的房子,若是坐北朝南,则更是大吉。以四隅方来说,东南竹子,西南桃,东北苹果,西北枣。此局也适合所有朝向的宅子,若是坐西北朝东南,则获大吉。”

    “哦,原来是这样……这就好记了,咱们赶紧回家看看,有什么不合适的,把树砍了另种!”有人说道。

    “对对,江大娘,既然你家新宅子门口的这棵柳树不好,也赶紧砍了吧!要不要帮忙?你说一声,咱们拿斧子过来砍了。”

    江淑惠本能地看向孙女,夏芍苦笑摇头,“别砍。树高一米便有树灵,它长这么高不容易,能别砍就别砍。祷告三天,移栽了就是。这里不适合栽,总有它能活的地儿。”

    村里老少一听愣了愣,赶紧表示那就不砍了,发现不好的就移栽去别处。

    “老王叔也是,不懂就别乱说了,差点给老夏家种了棵白虎树,怪吓人的。”

    “没事没事,不知者不罪,村长也是好意。”夏志元听了村里人的话笑着说道,“反正种的日子浅,小芍不是说没成煞么。”

    “前天才种的,不太要紧。”夏芍说道。若是时日久了,便需要以朱砂画九圈,解其煞气才能移栽了。

    既然如此,夏志元便决定等三天后再回村里一趟,帮忙把树移栽了就是。

    接着,江淑惠就招呼夏芍去宅子里瞧了瞧,房间里家具都置办齐全了,夏芍看过之后,便笑着说改天送个日子过来,明年挑个吉日,再让老人搬新宅。

    全村老少聚在门口还没散,直到夏芍陪着奶奶和父母回了老房子,后头跟着看热闹的村里人才散了,都忙着回家看看自家种的树去。趁着夏芍还没走,谁家有拿不准的,也好过来请她再去看看。

    夏芍陪着奶奶回了院子后,发现刘翠翠的父亲刘二叔还没走,正在院子里醉醺醺地跟夏国喜侃大山。

    江淑惠一进门便笑道:“老头子,再叫你不跟来!刚才孙女可是在从小看着她长大的村里人面前露了一手!”

    夏国喜听了,撇撇嘴,拢着手耷拉着眼皮子。自从这孙女不声不响办了个公司,后来又在省会青市那边上了电视报纸,他就觉得她再露多少手,他都不惊讶了。

    刘二叔看样子还不死心,见夏芍回来便又上前,看着还想问什么的样子。跟着进来的孟婶见了,知道他是惦记着夏芍发达了,想借着闺女救过人家一命的事,捞点好处去喝酒。她实在是丢不起这人,便上前去赶在他开口之前,生拉硬拽地把他拖走了。

    中午在老家吃了饭,尽管老人是想留夏芍住两天,但她实在是有公司的事要忙,便说当过年那几天,公司员工也都放了假,她再回来陪陪老人,奶奶江淑惠这才依依不舍地送到村头,放她回家了。

    回到家里,夏芍便停也没停地去了师父唐宗伯那里。

    徐天胤正陪着老人坐在窗旁,腿上盖着毛毯,晒着太阳坐着。见夏芍来了,他便抬眼望着她,但果然少女还是瞪他一眼,待看向师父时又换了张笑眯眯的脸。

    “师父,我回来了。怎么样?中午师兄没又熬红豆绿豆八宝粥给您喝吧?”夏芍蹲去唐宗伯身边笑问。

    唐宗伯哭笑不得,“别老记着你师兄的糗事!当心师父把你小时候的糗事说给他听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