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的厉害么?”
“跳的厉害不厉害,你自己摸一摸不就知道了。”
锦佩还真的伸手去按住他胸口,感觉了一下,但这都过去一会了,已经感觉不到跳的很快了,就很无趣的推他,“行了,别闹了,早点睡吧,你不冷么?”
杜澈就把手里一直攥着的书拿出来晃了晃:“你先给我说说这本书。”
锦佩作恍然大悟状:“啊,是这一本啊!这是善友那边卖的冒名的书,根本不是卢诠写的,我买回来打算看看写的怎么样。”
“写的怎么样?好看么?”
“拿回来我就塞到匣子里了,哪有空看呢。”坚决不承认,打死不承认。
杜澈明知道她肯定是看过了,但她一副抵死不认的样子,也就没再追问,又把书放回了床头抽屉:“那改天我们一起看吧。我还真有点冷了。”说着就掀开锦佩的被子钻了进去。
“喂,你干嘛抢我被子!诶,你别动手动脚的…哈哈,好痒,别闹了…哈哈哈,哎哟,你再闹,我生气了啊,哈哈哈…我真生气了啊!唔~~,你又咬我!你……唔……”后面再没了话语声,只有一阵一阵的急促喘息声传出来。
外间值夜的阿云脸红的塞住耳朵,把头埋进被子里,又放下了刚刚一直悬着的心,真怕这两人又闹僵了,谁也不理谁。说起来,自从五公主下降之后,两位主人的关系好了许多,公主不再只顾着去找卢郎君和去看印刷,知道关心驸马起居了。驸马也比从前爱说话了。菩萨保佑,公主和驸马能这样一直恩爱,早日生个小郎君或者小娘子就好了。
-----------------------------------------------
宫城里,皇帝刚刚得知一个让他下定决心的消息,看来,是时候剪剪世家的羽翼了,不然他们还真的什么事都敢掺和!
开平二十四年十月十八日,京畿监察御史彭康年上书弹劾太常寺丞赵启环侵占民田,逼死良民,还纵容其子强抢良家妇女,罗列了诸多实证。皇帝命大理寺会同御史台和刑部审理。一开审不要紧,这赵启环的儿子赵攸吃不住吓,供认说强抢良家妇女实是受了旁人的指使,这女子现在也不在他的手中,而是在那背后主使人的家里。这招认出来的背后主使者自然是赵敬。
赵启环是赵启琮的堂弟,赵攸也是整天跟着赵敬招猫逗狗的人之一。然后顺藤摸瓜,又牵连出许多赵敬干的坏事,因为是皇帝亲自下旨命三司会审的,主审官员也不敢有所隐瞒,都是据实上奏。
这边查案正查的热闹,那边民间又有了新的流行话题,琴心书肆出了一本号称《秭归记》的姐妹篇传奇《世间业》,里面讲述的故事情节居然有很多都与后面查出来的赵氏一案相符合。于是这些事不关已的贵族男女们,就开始对照着书里的情节把这些涉案的人对号入座,发现果然大多对的上,可惜这本书只出了上部。于是琴心书肆整日车马盈门,上部一版再版,呼唤下部的人也越来越多。
锦佩看时候差不多了,这才小手一挥,卖吧!
赵敬被三司的人请去喝茶,那个被他弄到家里,如今已然魂归地府的女子的尸首也被挖了出来。就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世间业》下部面世,刚开头就爆出了惊天丑闻,和亲姨母乱搞,真是惊掉了所有第一批买到书的人的下巴。于是这些人又开始对号入座,守寡的姨母,赵敬有两个,一个已经五十多了,整日深居简出,看来不是;另一个,却和书里说的年纪情形有七成相像。又有知道点小吴氏的事的,就说这小吴氏本就不是什么端正的人。
本来很多人知道却不敢说,都碍于赵吴两家的势力,但如今,大家却都可以借着书中人的名头大说特说,于是凡是赵吴两家的人,出了门背后总不免有指指点点的。就连齐家,也是被各种人整天语气暧昧的提点。这时候他们却不能有任何动作,整个长安城的人都在盯着他们三家,一旦做了什么反应,岂不就是把这事坐实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①,貌似这句话的出处是宋朝某人,但我们是架空啊架空o(╯□╰)o
昨天下班回家路上,忽然想到信用卡还款日是23号,那万一末日的话,岂不是不用还了?
然后又想到一个更搞笑的梗:末日后,在千疮百孔的大地上醒来,发现自己居然幸运的还活着,一摸兜里手机还在,四处找信号,想打给亲人朋友问平安。结果好不容易找到信号,第一时间收到一条短信:叉叉银行提醒您,您本月的账单没有及时还款,为了不影响您的个人信用请在三日内及时还款,您的账单金额是100000,最低还款额是1000,看着账单吐血三升而死!
好吧,最后说点正事,推基友的新文《青楼丫头翻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