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嫌女如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二章 开张前夕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如意却笑笑,“嫂子,都啥时候了你还提这个?”又说:“这事冯家知道了不?”

    梅花点点头,“我跟你大哥头一天回村去,冯家婶子当天就跑来问,我把退亲的由头全说给她听。”说起这个,她直跳脚,“谁知道冯家婶子平日瞅着和气,性子却比你大哥还拧巴,当天得了消息就要上县里,说是亲自上门去求朱妇。”

    如意蹙着眉,心里想着,冯婶子既然没来,肯定是给大哥大嫂硬劝住了。

    “可叫我和你哥一顿忙活,这头先稳住阵脚,那头又把冯叔从地里专门喊回屋去,三个人一块劝,她这才没来成。”梅花叹着气,“亏得没一阵子就收到倩倩传的话儿,知道你退亲后一切顺利,没因这事儿想不开,嫂子这头得了信,赶紧又往冯家跑,你冯家婶子这才把心放肚儿里去,隔天冯家老大又回村来一趟,说了些你的情况,叫冯家婶儿安了不少心。”

    如意奇的问:“冯大哥前段回屋去了?咋也没跟我们提?”

    “准是不好意思呗!”梅花小眼睛眯成一条缝,凑到如意耳朵跟前去神秘兮兮地说:“回屋相姑娘去。”

    “啊?”如意眨眨眼,“大嫂,你说我冯大哥要说亲?”

    梅花点点头,“这有啥稀奇,冯家条件一天比一天好了呗,卓荣岁数那么大,总不能一天天的拖着婚事,咱村像他这岁数的,哪个青年没娶?我看也就独剩下他屋了。”又说:“他屋今年不是把前头那一屁股外债全还了个干净。还了债务,不但冯家人心里头松快了,这不,村里人眼瞧他屋条件好起来了。这才想起他屋卓荣一直没娶媳妇,有那动心思的,打听了卓荣卓秀俩在县里。马上请了媒婆去说亲去。”

    如意撇撇嘴儿,“见冯家条件好点就去说亲?我看这些人怪势利眼儿!”

    “是啊,前个我娘见了冯家婶子还劝说她哩,如今条件好了,偏不要那些个上赶来的,叫卓荣县里找个,风光一回给他们瞧瞧。原先不都看不起冯家吗!”她气呼呼的,“可冯家婶子老实人,瞧着哪家姑娘都欢喜。”

    如意忙劝说她,叫她别给冯大哥操太多的心,现阶段安心静养身子。年底生产的日期就要到了,家里没什么大事比这个重要。

    又忙寻个借口到前院去找关倩倩,一见她,急忙拉她到屋外去,把冯大哥说亲的事儿原原本本告诉她。

    如意仔仔细细地盯着关倩倩,见她起初听了有些意外,只意外了小片刻,便一直挂着个微笑,左右也瞧不出不妥。稍微放了点心,又含蓄地试探她:“二姐,冯大哥要相姑娘娶媳妇儿,你是不是也替他高兴?”

    关倩倩嘴角抽抽,“天要下雨,郎要娶妻。跟我有啥关系,我高兴个啥?”说着,马上转身往屋里走,“明个开业,来的亲戚多,还不赶紧一块看看桌椅怎么摆一摆好!”

    “哦!”如意听出她的声音有些不对,可又琢磨不透她想的什么,进屋去跟着她忙活一阵儿,把厅里规整出四桌,察觉出她话儿变得少了,本要叫她一块上铺子瞧瞧去,她却摇摇头,“你跟大嫂去吧,趁着今个张家人来了,我去跟婶子有些事儿合计。”

    如意点点头,“二姐,是为了顺子哥县里做买卖的事儿?”

    关倩倩点点头,又摇摇头,笑着:“他要愿意去州府,也行啊。”

    如意听了这话,不由想起一件事,不确定地问:“二姐,你是想合两家的力,一起把州府的门面弄起来?”

    今后顺子哥跟冯二哥一起州府上掌门面?

    起初她有些高兴,这样一来,有了大嫂娘家出力,两家各出一半钱儿,州府的门面很快就能开起,可转念想起什么,很快又摇摇头:“绣活全是咱们绣坊里出的,置布线的本钱,还有工人月钱,不都是咱们这头出钱儿?张家……”想起梅花嫂子,她顿了一下,没把心里的合计说出来,只是蹙眉问:“二姐,这事儿能行吗?”

    关倩倩笑一下,“亲兄弟也要明算账,这事儿,我也就这么一提,不定能不能成,回头我先跟张家婶子商量,如果顺子爹娘有兴趣,往后的分成,再细谈。”把手搭在如意肩头,打趣儿地说道:“放心,怎么合作,你总也是大老板的妹子,一定不叫你出力白忙活着。”

    如意不服气地冲她皱皱鼻子,“二姐,我才没那么扣缩,当然不怕自家亲戚一起赚钱,可我前后想想,生怕咱们亏着本呢,你想想,眼下多了十八个绣娘,每月只工钱就出好几两,连着绣布绣线的本儿,这部分钱儿不收回来,绣坊办不下去!”

    她眼睛滴溜溜转着,想了个主意,“二姐,我看扣除成本后盈利的钱儿,给顺子哥和冯二哥总共提三成好不好?余下的七成,五成常年作本钱使,其余二成咱们自家人收着,咱们一年到头的忙着,总不能全给旁人发了工钱儿?前头欠了嫂子的四两钱儿,到底还没还!”

    关倩倩听着她这安排,暗暗有些吃惊,这三七开的分成办法本也跟她粗略盘算的差不多,既不叫张家吃亏,也保证了自家应得的那份收入,眼瞧着如意,憋着笑摇头道:“应了那句话儿,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听说季老爷在赵家村是有名气的老算计,压迫的手下的长工出力做活,一年到头里没不抱怨的。

    如意只当二姐说她自个,惭愧笑了一下,拉拉她袖子,“二姐,我出的是烂主意,生意上的事儿,往常你做的主我跟冯二哥全心服口服,从没觉着你扣缩,这次张家要乐意,你瞧着谈就成。”她笑嘻嘻的:“反正大嫂就是咱自家人,咱屋拿大头有什么不对?咱屋过好了,大嫂日子也就过好了,张家叔婶才高兴。”

    姐妹两个交谈一阵儿,如意又跟着梅花嫂子上铺子去瞧一瞧,晚间回来时,便听着张良友在厅里跟关倩倩打问起铺子里的详细情况来。

    他问的细,关倩倩也就细细跟他分析了当下的形势,只说是绣工坊一起,今后朱绣不再是在县城里小打小闹的零售铺面,州府门面开起后,专售绣工坊出的西北朱绣,如果形势好,绣工坊大可以再扩大规模,甚至迁去州府。

    退一步说,即使州府那头并没达到预期的收益,因生产销售一条线,州府那头保本该是没问题的,假设生意赔了本,以关氏裁缝刺绣铺子在县里的口碑,张家出的那部分钱儿,分期也就偿还了个清。

    张良友眼看如今关氏姐妹两个把小小的裁缝店子做大了,加上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