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太子,怎能连这些都不懂?”
“哼,别以为关着门定一套规矩,别人就都照着办,就算你是玉皇大帝也不成呀。”
“别抬杠,说些正经的。”左宗棠轻轻敲了几下桌子。
“我不知道。”
“哼,想也是白叫你来了。”左宗棠不再理会他,准备拿到朝会上议一议,听听臣子们的看法再作修改。
清云可不能白跑一趟,突然说道:“昨儿我去看水师造的新船,实在是不行,别说跟我见过的洋人炮舰没法比,就是跟彭玉麟的水师都差了老大一截。什么‘王浚楼船下益州’,定然也是吹嘘。”
“你这小子,别忘了这可差了九百年。”
“好吧。”清云又想了想,道,“可有些东西跟差多少年没什么关系。”
“你怎的还在此聒噪,无事可做么?”左宗棠有些不耐烦了。
“当然不是。我是想说你编的那些军歌太糟,我都听不下去了。”
原来左宗棠也仿效曾国藩的法子,编写了几首军歌让士兵早晚一齐唱诵,一来提高士气,二来可以通过歌词让士兵牢记各种军规,效果相当不错。听清云这么说,左宗棠有些不高兴,道:“你若觉得不好,便也编几首呈上来,别尽在这里找别扭。”
“写就写。”清云一脸的不服气。
次日清云还真呈上了一份歌词,左宗棠一看还甚是简单有趣,便命乐工谱了曲来试听,一听之下立刻愣住了。原来这歌词多混用三字四字的句子,简单易记,节奏错落有致,曲子配合得也好,唱起来非常遒劲有力。左宗棠甚是高兴,提笔改了几个字便命人送至军中传唱。
官制改革之事虽然反对声不少,但赞成的声音更多更多,究其原因便是南汉在扩张与迁都的过程中吸纳了大量的新人,他们需要改革带来的机会。新官制很快就得以施行,左宗棠也趁此机会对朝中要职做了大量调整。
钟允章文采出众,在政务方面并无过人才华,但为人耿直,勤勉忠心,正符合左宗棠的需要,因而任为礼部尚书加同平章事,赠大学士、太师。
白龙元年进士第一的梁嵩擢加大学士衔,掌翰林院,加同平章事,入内阁。周邦任御史大夫,加同平章事。翰林学士陈偓赠大学士,任太子太傅,加同平章事。原尚书左丞简文会任户部尚书,加同平章事。中书舍人王诩任工部尚书。翰林学士王宏任刑部尚书。吴怀恩以清淮节度使领兵部尚书衔。
如此一番调动,士人地位大幅度提高,内阁大臣及各部长官皆进士出身,而宦官兼武人的吴怀恩是唯一的例外。一时间士人得到大量机会,宦官势力进一步削弱。
秦瓒头脑灵活,得清云看重,授了指挥使,统领那三千名由宦官组成的内禁卫军专事宫禁护卫之职。左宗棠将内禁卫的指挥权完全交给了清云,一来是出于信任,二来也好让他多些担当。如此一来,清云对军营操练之事更感兴趣,时常穿梭于军营。
清云又在军中推广自己改进过的蹴鞠运动,颇能锻炼士兵的战术配合意识,效果极好,左宗棠对此着实夸赞了一番。没多久,这项运动便在贵族子弟中流行起来。
周行逢之子保权留在长沙,左宗棠遵守诺言,将他留在了宫中陪清云读书。左宗棠因要笼络南平旧臣与兵将,将南平王高继冲安置在宫中,也免得他被图谋不轨者利用。
刘晟有五个皇子,左宗棠顾虑宫中争斗之事,不让清云与那四个“弟弟”过于接近,因此清云平日颇觉得孤单,好在也习惯了。清云来到长沙之后,最然东宫不如以前华美,身边却多了两个伙伴,自然高兴得很。高继冲只比清云小一岁,有些木讷;周保权虽然年纪小,但聪慧过人,深得清云的喜爱。左宗棠时常命三人一同陪自己用膳,也很是喜爱保权,时常抱着保权与清云继冲说话。周行逢得知儿子为太子伴读,又得皇帝与太子的宠爱,也很是欣慰,忠心自然又增加了几分。
左宗棠感叹南平作为一个国家,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可见这乱世之中的政权实在远不如大清国那般稳固,由此不免又多了几分信心。然而仔细思量,又感到了情报的重要,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今看来确实要着力训练细作。
左宗棠召见周行逢,想他询问,周行逢知无不言,将自己总结出来的一套方法和盘托出,又直言自己一直以来最为烦恼的便是无法确保信件的安全,虽然可以通过重复递送确保送达,但内容极难保密,一般的暗语只能传递简单信息,而且并非不能破解。左宗棠思量了不少自己所知道的传递密信的方法,却也没有好对策。
~~~~~如果100次点击,10个认真看了,1个理解了,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