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曼面前时,曾经参加过法国战役被虎式打得叫爸爸的老兵们再一次陷入了恐惧之中,不是他们胆小,而是因为他们的战车很难对虎式造成伤害,2年多过去了。谢尔曼还是原来的谢尔曼,提升有限,法国战场上一比十几的交换比让美国人绝望!不过好在少量的潘兴坦克勇敢的站到了第一线,他们挡住了德国人第一波凶猛的冲击!
40多吨的东东和接近60吨的东东对钢什么结果?只要设计理念差距不是太大,用膝盖想都能想出来!德国人的88mm炮和美国人的90mm坦克炮愤怒的咆哮着,对着敌人宣泄着致命的弹雨!其实老实说,美国人的90mml50火炮配上优质穿甲弹后威力要强于虎式的88mm炮,但是奈何虎式坦克的装甲防护药远强于潘兴,装甲厚度差不多。但是倾斜角度方面,虎式首上足足比对手大了十几度!别看这十几度的差距,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10辆潘兴坦克在这次激烈的对射中被摧毁,而2辆虎式坦克和3辆4号坦克也被打成了残骸。不过潘兴的牺牲并非毫无价值。至少给其它的美军坦克赢得了撤离的时间!没错,是撤离,美国人突然发现他们有些摸不着对方的套路了。美国人对于德国陆军实力的估算出现了严重偏差,甚至比对德国的估算偏差还要大!德国空军的增强部分原因可以归结到德军临时增援。而装甲部队的调动则要慢多了!这只能说德国人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美国人需要调整一下部署来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先巩固一下站线,继续狂飙猛进的结果只能是被撞得头破血流。德国人在我们眼前已经弄出了一条防线。我们必须集中兵力才可以突破,我建议和空军协调后再发动总攻!”这次交战的结果可谓是两败俱伤,虽然美国人的损失远大于对手,但是德军能用于防御的部队数量本来就少。这场战斗的损失对于曼施坦因来说同样十分肉疼!不过美国人首先怕了,他们决定暂缓攻击,等待空军的支援和后续部队,这给德国人加固战线的时间!
双方都在和时间赛跑。德国人一方面要加固正面,另外一方面在侧翼集结一只反击力量同样需要时间。大量的豹子在空军的掩护下向美军的侧翼奔去。他们将一击打断美国人的脊梁!而美军也开始展开,第聂伯河就在眼前,能否合围乌克兰东南部的德军就看这一战的结果了。而美国空军也在做着最后的努力,李梅这一次竭尽全力,把全部可以投入的飞机都扔了进去!
美国人的雷霆和闪电再一次遮蔽了天空!当战线向东推了200到300千米后,本来在第聂伯河上空还能和美国空军打得有来有往的德国空军立即感到相当吃力,增加了200+千米的作战半径后,这一来一回就是500千米左右的航程!这样的距离直接把大部分风暴鸟排除在了空战之外!至于fw190吗?压力变的更加巨大,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德国空军的掩护能力在持续下降,不过好在,德国人把大量的bf109k型战斗机部署在前沿临时机场,勉强给不对撑起了一张并不十分严密的防空网!天边的雷霆在集聚,地面的风暴也在酝酿!
空中的碰撞早于地面的交手,小里希特霍芬很快就意识到当战场东移后,空中消耗战中最先撑不住的肯定是德国人!美国人空中有p47和p38,中低空有贼鸥式战斗机,性能上占据优势,可动用的飞机数量和滞空时间更是优势巨大,p47d可是可以伴随轰炸机部队从伦敦飞到柏林的!德国人很快遇到了和美英开始一样的问题,必须趁早动手,否则一旦空军先崩了,地面的后勤和各种单位将面临美英空军如同刮地皮一般的攻击!
双方都是做了一锅夹生饭,情况都不怎么好,但是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布雷曼尼的部队和美国第一骑兵师的交手仅仅是一个序曲而已,而且只是德国第聂伯河防御战的序曲,在美国人发动如同狂风暴雨一般的攻击的同时,德国人的战刀也准备刺向美国人虚弱的侧翼!
德国人的沿着第聂伯河的防御纵深并不大,数量上更是没法和进攻的美英部队相比,但是奈何质量上的差距着实有些巨大,而第聂伯河地区沿岸还在德国空军的掩护范围之内,空中支援的效果非常一般!双方在投入了大量兵力之后,整个站线被打得千疮百孔,但是德国人依然在战线上钉上了数个钉子!
“看似通往第聂伯河的道路已经打开,但是在几个关键地方,德国人始终有关闭这扇大门的可能。德国人的防御就像是堤坝,我们的装甲之潮已经可以漫过了坝顶,但是却无法最终摧毁他们!在这场战斗中我们看到了传说中的猎虎式坦克歼击车、久违的虎式坦克,以及德国人新式两种坦克歼击车。到是却没发现多少豹式坦克,按照华夏提供的情报上的说法,在未来,豹式坦克将取代4号成为德国陆军中标准装备,而在东线的战场上,这种战车并没有大量出现,这种情况非常的不正常!”此时,负责一线指挥的布莱德利已经发现了很多问题。
德国人的防御部队中重型单位的比例高的有些吓人!但是却没有发现与之对等数量的坦克和中型战车!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德国人的坦克部队主力在哪?
感谢书友zhouyu1976、以文之名的打赏~~~,以及书友去死死团、northsea882、天龙999、anhei016的月票支持~~~。
侧位新书《德意志崛起之路》已经签约,存稿充足~~~,各位书友能否支持一二??(未完待续。)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