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试?那他可是要与天下学子们一较高下了?”皇帝来了兴致。
像简家这种背景的,其子孙是不要参与科考,承祖上功绩荫官即可,简绪就是这样的例子。不过他有些特殊,他是打算参加秋试,谁料那阵子发了高烧,只好不了了之,打算备考明年。可就在元宵佳节时,皇帝心情好,朝简爹问了一下家中情况,得知三子中只有大儿子外放一县令。
简爹也不希望儿子走荫官一路,奈何皇帝召见了简绪后对这小子满意的不得了。这小伙生的漂亮啊,不仅漂亮,那满腹的诗词,连在坐承文馆的学士都赞不绝口,当即给他封了官。
有兄长如此,想来他弟简宁肯定也差不到那里去。
简绪却心地叫苦,他弟弟哪里准备参加秋试,不过是糊弄他爹的那一套罢了,可皇帝问了,总不能说:抱歉啊,我弟是个纨绔……
那不找抽么!
一旁的太子突然笑道:“父皇可是忘了,幼时,三郎还是儿臣的伴读。”
皇帝恍然大悟,一个模模糊糊的小身板浮现在脑海。当年他给太子选的伴读,无不是家世好,长相好的。作为一个颜控皇帝,能被选成太子伴读的小子定然都长得不差!
皇帝又默默的在心里的小本本“外貌”上打了个勾。
家世有了,品行有了,相貌也有了,关键他还是个未婚!皇帝乐的脸上都可以开出一朵牡丹花了:闺女啊,比起有个不知所云青梅竹马的姜敬来,这个简宁的感情史可谓是简单多了!
简宁正在家中梦周公,安睡中打了个好几个喷嚏,皱着眉头揉揉鼻子,翻身卷起被子继续呼呼大睡。
第二天一早,不等他打完哈欠,东宫来人说是太子有请。简宁理了理衣物,精神抖擞而去。虽说他懒到骨头里,但必要场合上的面子工程还是要做一下。
太阳照射着皇宫每个角落,金黄的琉璃瓦的刺的人不由眯起双眼。承德殿内百官上朝,不出意外此刻正就某些政事吵得如火如荼。简宁却只想在漫步在这宽阔的石道上,然后懒洋洋的伸展一下手脚打个哈欠,找张软榻,搬到阴凉处睡午觉。
到了东宫,他跟太子是老熟人了,东宫的宫人也都认识他,熟门熟路的领他去暖阁稍候。
待百官下朝,太子乐滋滋的回来。见着矮几旁斜靠着软枕补觉的简宁,不由哈哈大笑一声。
简宁猛地睁眼,立刻翻身站起:“太子殿下,一别三年,无恙乎?”
“这几年有白卿徐卿相助,倒也过得去。”说罢,又拉着简宁往外走,“随我一道去见见他们。”说罢,二人便往承文馆走去。
远远的,一群宫娥环绕着一娇俏女子盈盈走来。那女子长发垂腰,宽阔的袖袍微微摆动,一阵微起,听得腰间的佩环清脆响起,与幽香一道在空中飘飘渺渺地传来。
只听得太子在他耳边低声道:“我以禀明陛下,让你来做我太子宫的司议郎,以后你可以常在宫里自由走动了。”
简宁正欲谢恩,太子又猛地抬起头,对着不远处的女子朗声道,“安阳——”
简宁:…………………………………………………………
太子,我真谢你全家!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