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了,突然放声大哭了起来。
我跟着去打仗了啊,何止吓坏了,简值是吓死了,我在一天之内看见了无数个男人死在我眼前,血肉横飞,断肢四处散落,死屍无数,我吓得浑身颤抖,双腿发软,却又不得不鼓起勇气,强忍着支撑下去。
他将我揽进怀里,低低的安抚着,"这次秦国因妳而險胜,可朕并不开心。以後别再干傻事了。"
我不知道他指的是那件傻事,我窝在他安全的怀里抽抽噎噎哭个没停,拚命的发泄心中的恐惧。
*
嬴璟年青,体质健壮,因此身子好得极快,很快便能下床走动了。
跟魏国的战事仍然激烈,他负着伤,仍忙着作战,在後方运筹帷幄,决胜於千里之外。
听商革央说,陛下派人去村庄里收集了好几千只牛,将火球绑在牛尾巴上,牛只发了狂,冲破了魏军的阵势,於是秦军又回到河边驻紥了,我则被送回了邯郸城,君王负伤,我该留在身边照顾的,嬴璟却坚决不让我待在前线吃苦,他说战场上的环境相当的刻苦。
我不禁想起魏国攻过来时,我们怆惶拔营,逃到繁城的情形。
我想,我待在前线是会拖累他的。
邯郸城巍峨富丽,听不见打仗的喧嚣声,日子伪装着宁静与太平。
夜里,芙蓉帐帏随风飘动,香炉里漫出淡淡的香味儿。
我侧身躺在床上,瞪着帐幔发呆,夜半时分,屋外却传来轻盈的脚步声,紧接着一条黑影从窗口跃了进来。
我从床上爬起来。愣怔怔的看着夜里的访客。
"你还在生我的气吗?"秦朗幽黯的眸光凝视着我,闷声道:"秦朗是否弄巧成拙了?"
我是在生他的气,气他的一石二鸟之计。
我不否认,只是沉默的看着他。
"他差一点儿让我给杀了,你自认对他有愧,事已至此。你是无法离开他了。对吧?"秦朗脸色着实黯沉,看起来有些伤心的缓缓开口道:"攻心为上,他是个深沉的男人,一定不会表示出对你有任何的责怪之意。让你愈是感到愧疚与不安,所以无论无何你都会留在他身边了吧?你是否是这麽想的?"
我摇摇头道:"不!他是不忍苛责於我,不是什麽攻心为上。你太不了解他了。"
秦朗听了,深深的凝视着我,良久。最後终於低沉的开口道:"他果真宠你啊!"
我看了他一眼,幽幽的叹了口气道:"原本便不打算与你远走高飞,十里亭坡之会,是为了告诉你,当时,你猜对了,世平是我的女儿。我怀胎十月,亲生的女儿。"
闻言。秦朗惊讶的看着我,他显然很吃惊。
我继续说道:"我大病了一场,忘了很多让我感到伤心的事,忘了世平是我的亲生女儿。"
"女儿?你跟他有孩子了?"他的眼神带着慌乱与悲伤,哑声道:"果真是你的女儿吗?你替他生了个漂亮的女儿了。"
秦朗绝望的眸光让我很是伤心,我垂下眸,避开了他,低低的说:"世平是我女儿,我无法离开她。"
他却大步走过来,紧紧的握住我的手,语带哽咽的开口道:"还记得我们共同的梦想吗?我告诉过你的那个小屋子旁边种着一颗大菩提树,後面有几亩良田,屋侧有一蜿蜒的小溪,屋前有一块小山坡,躺在那里,白天可以看着朝阳昇起,每晚可以伴着星夜入眠,日子平凡而幸福…….."
说到这里,他已泪流满面。
平凡而幸福的日子,那是我跟秦朗共同的约定啊。
遥而不可及的梦想。
我潸然落泪道:"竹翠院里每个清冷的夜晚,在那绝望的日子里,却是温情弥漫,那样的打动我的心,我怎能忘记你所给予的温暖啊?"
"就算此生无法相守,若水,我仍爱你,秦朗会永远爱着你的。"秦朗深情的将我揽进怀里,悲伤落泪。
我的眼泪像断线的珍珠,一颗一颗落了下来。
与秦朗爱恋一场,结局终究还是遗憾的,我们无法厮守。
最後,秦朗走了,凄怆的离开了。
而我只能怅然若失的看着他黯然离去的背影,却一句话也无法说出口。
*
战无不胜的秦将军不再效忠魏王了,他悄悄地回到了齐国,重掌兵符,替齐王巩固城池。
魏国吃了几场败仗後,退回了国土,嬴璟则因为伤势未癒,加上久兵疲惫,便决定休兵,班师回朝,休养生息。
不到半年时间,衞国国君病重,当年嫁到衞国的齐国公主为了替儿子争夺王位,派人追杀太子衞急急,衞急急逃到了魏国,请求政治庇护,魏王却想趁势并吞掉衞国,因此以扶持太子为名,对着衞国出兵,两国打得正激烈时,嬴璟也出兵了,他派遣樊将军攻打魏国,顺利夺得魏国城池,大秦的领地又扩张了不少。
话说回来,自从回到咸阳城後,嬴璟变得十分的易怒,他下令岚太子进入朝堂听政,太子回话,若有不如他的意便大声责骂。
"轻徭赋!废连坐法!身处乱世,仁君就是庸主!拟定国策得先洞察国情,不是你想做什麽,便可以做什麽!"嬴璟怒骂一声,将太子所上的表砸到地上。
岚儿小小身子,颤颤巍巍的立在一旁,很是委屈的噙着泪,低声道:"父王责罚的是,岚儿不才,无法体恤民情。"
嬴璟居然要八岁大的儿子上表,拟定国策?
嬴璟又大骂了太子好一会儿,方才让他退下。
我走进御书房,亲自替他换上新茶,开口劝道:"一般八岁大的孩子,整天想的都是去那里嘻戏呢。岚儿还小,你让他慢慢学习政务吧,别逼急了,那孩子很不好受。"
嬴璟苦恼的揉一揉眉头,叹了口气道:"爱妃说的朕都明白,朕确实是急了些。可朕不能不急啊。各国君王互相攻伐,时局纷乱,若有朝一日朕突然崩天了,太子接得下秦国这个重担吗?岚儿可是储君啊。如今江山未能一统,各国虎视眈眈,秦国不能拥立一位仁弱之君。朕是不得不逼得他快速成长啊。"
嬴璟这阵子对岚儿诸多不满,态度极其严厉。
太子身子骨弱,前一阵子又突然病了一场。很多大臣便趁机上书,以太子羸弱,不堪重任为由,要求嬴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